县委书记 第8章
他们说:“估计没什么大问题。他正好掉在车上救灾衣物上。”
每年冬天,县级部门都要搞一次贩灾捐献的扶贫活动,让机关干部捐献衣物,确保边远地区的农民过冬。民政局已经给各单位下通知了,请各单位统一捐献,然后统一交往民政局。肖像去年捐献过裤头,闹过笑话。今年叶部长提前给部里的同志打了招呼,凡是内衣一律不许捐献。肖像知道是在说他,他马上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来,掏空口袋,当作贩灾物资捐献了。身上就只剩下了毛衣。叶部长说你可别感冒了啊,肖像说没事的,空调房间热着呢。那件捐献的衣服确实是八成新的,买了多年了,他一直不喜欢,今天也就趁机捐献了。下班后,就穿着毛衣急急匆匆地回家加衣服。一路上寒风凛冽。
楼下,紧靠着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墙壁处,停放着民政局的两个大卡车,车上贴着“向山区人民献爱心”的字样。民政局的几名干部正在忙着往卡车上堆码募捐衣服。其中一车已经装满,另一车装了一大半。这时,听得一声“啪”的巨响,只见一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卡车上。那些富有弹性的服装顿时陷下去一个大坑,马上又反弹起来。车下的人以为是谁从远处扔来的募捐衣服,一看有两只脚高高弹起,还伴有呻吟声,便知道不是衣服,是个人。
肖像成了高空坠楼的英雄。他用一种骇人听闻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窥视之举。
天上下雪不下人。可现在就下了一个人来,绝对是件令人称奇的事情。车下劳动着的干部们被吓得目瞪口呆,惊魂四散。定神之后,一齐爬上车去救人,手忙脚乱地把这个飞来之物扶起来,一看是宣传部的肖像同志,以前的副部长,大家都认识的。有人就叫了一声:“肖部长,怎么是你啊?”肖像面色苍白,没有应声,不知是死是活。又有人摸摸他的鼻子,感觉还有气流。便大叫:“快叫救护车!还是活的!”于是马上打电话叫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去了。他们的工作重点就由帮贫济困变成了救死扶伤。其余人继续装车。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杨子晨他们。大政方针确定后,便向领导宿舍楼的方向走去,然后慢慢移动位置,确定最佳角度。此时,如履平地的肖像忘记了是在楼顶上,他从容得闲庭信步一样,没有丝毫忙乱。只觉得高高在上,心旷神怡。可就在他忘乎所以的时候,哪知一脚踩滑,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前一窜,另一只脚接着踩空,只听得“哇”地一声坠下去了。令他碎不及防。
肖像没有死。没死就有没死的理由。肖像从楼顶上摔下来时,身上穿着的大衣像降落伞一样张开了,呈展翅飞翔状。之后便是自由落体运动,直接掉在了卡车的中央。尽管他掉下来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可车上的衣物减轻了阻力,形成了缓冲,加之他自己身上的大衣包裹着头部,上上下下都对他实施了最严格最有效的保护。相当于成龙的电影特技动作,有惊无险。可他们在继续装车时发现,在靠近办公楼的墙壁边,有一架摔碎了的望远镜,他们猜想,当时“砰”的一声巨响,就是望远镜砸下来的声音。幸好没有砸在别人头上。
望远镜又派上了政治用途,开始为肖像服务了。天气虽寒,但当空一轮皓月,照着朗朗乾坤。肖像想起了“地方高一丈,气候不一样”的俗语,楼顶风大,还结着薄冰。风大算不了什么,风再大,也没有肖像扳倒杨子晨的决心大。
救护车的尖叫声惊动了住在院子里的人们。门房的老师傅赶来了,杨子晨和刘赫然他们都下楼了,都问怎么回事。民政局的人说:“肖像从天上掉下来了!已经送到医院去了!”
繁忙景象激发了肖像的写作灵感。他觉得该写一写党政机关募捐贩灾的事了。他已经好长时间没在日报上露面了,他不能给人一种消失了的感觉,哪怕上三指宽几行字也好。这天晚上,他就真来到办公室加班。之所以他不在家里用电脑写,是因为家里没空调,办公室有空调,可以开足马力吹风送暖。五百字的简讯刚刚写完,他就热出了一身细汗。听见外面闹哄哄的,开了窗户往楼下一看,是民政局的干部在给捐献物资装车,明天一早好送下乡去。一沾凉风,一身细汗的肖像就感到很清爽。就想出去走走。于是就披了大衣,戴了那双黄色的棉手套,拿了望远镜,往楼顶去了。他要去窥视杨子晨他们的动静。而且他早就注意到了,刘赫然今天在机关院子里出现过,说不准正在跟杨子晨谈情说爱呢。
杨子晨问:“有问题吗?”
连续几天来都是鹅毛大雪,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天气放晴之后,各单位捐献的衣物该送到乡下去了。再拖就是年关了。有天下午,民政局开来了两辆大卡车,停在院子里,有专人进行登记、打包和装车。一副雪中送炭的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