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余书记,难道你就不怕我……把这件事说出去?刘义东镇静了一些,放下手里的杯子,抹了抹额头上的热汗。
余启值评估刘义东内心搏击走向的目光,定格在了刘义东灰暗的脸上。
徐正说,赵书记。
刘义东没吭声,望着身边的小塑料瓶,目光久久不动。
你坐,徐局长。赵源把报纸推到一边。
余启值盯着他反问,你说呢?
你们东能……刘义东嗓子眼一堵,问不下去了。
后来他拿出那本影集,放到桌子上,一页一页翻看,目光偶尔在赵新天一张童年的面孔上凝固,有时也在王阳和赵新天的一张合影上徘徊,有一次他甚至还用左手食指,在赵新天十岁左右的脸上,轻轻地刮了一下,因为在赵新天的右脸颊上有一粒小小的斑点,好像是一个没长开的小痦子。然而当他的手指划过去以后,他才发觉那个小小的斑点,不是痦子,而是沾在塑料薄膜上的纸屑,于是他就直起腰来,很压抑地倒了一口气。他合上影集,放回原处,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桌上的电话响铃响了,他也不去接,照旧踱步。这期间,门还被敲响过,他也不吱声,还在走他那无声的碎步,直到走得两条腿酸叽叽的了,他才来到窗前,望着蓝天发呆。
江小洋侧过头,看了他一眼,不屑一顾说,什么事?
此时正值午后,流动的云雾,把太阳挡在了身后,下雨的迹象出来了。
江小洋换过衣服,走进客厅,坐进沙发,刘义东这才开口,小洋,问你件事。
徐正没有坐,环视了一下这间办公室,一副对这里十分陌生的表情。
刘义东喝口水,胆怯地问,余书记,我要是不同意,今天是不是连这个门都走不出去?
赵源笑笑,但心里却是扑扑直跳。
余启值道,义东,我要是不信任你,就不会把你约出来了。也用手背除去额头上的一层汗珠,继续说,还有,如果东能的事能挽回,如果小洋她真值得你拥有,那我也就不说这些了,可是我觉得一切都晚了,义东。
昨天上午,部里有关部门领导,以组织的名义要赵源安排能源局里最精干的纪检干部,这几天里要时刻监视徐正的去向,如果他有离开上江的迹象,或是其他反常现象,要立刻向部里汇报,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能源局也可以采取适当行动。往下放话筒时,赵源揪着心想,徐正大祸将至,双规他的门即将打开。那自己呢?赵源从金宜那里已经把徐英的真实身份解读出来了,徐英就是徐正的亲妹妹。前年秋天,徐英因肠胃病,曾在能源职工医院高干病房住过二十多天。这条信息对赵源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因为换车事件的复杂程度和性质,在现在这样一个非常紧张的背景下,但凡一展开,所有的情节和细节都会成倍放大,使得换车事件严重变形,因为有关部门会把换车事件,作为东能的某一件幕后交易处理,或是作为徐正等人行贿受贿的又一个新证据来追究。现在徐正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而自己的命运,则有可能被徐正毁掉。那一刻,当知道了徐正和徐英的兄妹关系后,赵源动过去求徐正的念头,可又担心就这么空手去了,事办不明白不说,自己的人格就算是扔到他脚下了。尊严对赵源这种人来说,有时比金钱更值钱!
徐正犹豫再三后给妹妹打了电话,他没把眼前事情说得过于严重,但也不是那种轻描淡写的程度,火候刚刚能让心颤吧。他劝妹妹能出国就出国,北京是万万不能再回了……不知不觉,给妹妹的这个电话,他打了三十多分钟,可事后一回想,居然不记得都跟妹妹说了些什么,只是感觉嗓子眼干涩,两只眼睛也涨得慌,拿手背一拭,手背就潮湿了。
刘义东神魂颠倒地回到家,江小洋这时还没回来,问孩子,孩子说不知道。过了十点钟,江小洋才回来。
徐正点了一支烟,坐进转椅里,眼睛盯着前方,半天也不转动一下。后来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折叠的信纸,展开看着。这是一张收条,字数虽不多,但完整地把一件事情陈述清楚了。徐正又把这张信纸折叠好,揣进裤兜,之后来到赵源办公室,赵源正在一堆报纸里翻找什么。
……
徐局长。赵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