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一章 第1节
闻捷很快跟胡兵联系上,胡兵于两个月前已提拔为吉东市政府秘书长,从副秘书长到秘书长,胡兵过度得太快了,但普天成并没跟廖昌平急,相反,对廖昌平做出的这一决定,他竖了大拇指。有时候我们就该果断一些,如果都要论资排辈,那我们的干部体系迟早会出问题。这是普天成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当时就是冲马超然等人对一些年轻干部提拔过快坐直升飞机往上冲这一言论发出的,他旗帜鲜明地说,对一些看中了的年轻干部,就是要破格提拔放手重用,让他们勇挑大梁。他的看中了的理论,眼下已被演绎成多个版本,有人说普天成到常务副省长位子上后,开始吸收和发展他的第二军团了,第一军团的地位已经很牢固,没有谁可以颠覆,一旦第二军团第三军团成长起来,普天成将会成为一棵根深叶茂谁也无法撼动的大树。也有人说看中了其实就是在赤裸裸地宣扬和鼓吹任人唯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套。但是不管怎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下面各市一大批颇有希望的青年干部正在迅速向普天成靠拢,市、县甚至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你被看中了么?
对沈晓莹,普天成承认自己是有亏于她的,这亏并不是他欠了沈晓莹什么,真的不欠,他们之间虽然有过朦朦胧胧的一些东西,但那东西不叫爱,只能算做欣赏,彼此的欣赏,而且普天成也没让那火苗燃起来,他把握得极其到位,更没超越界限做出什么。他的亏是指沈晓莹因他丢了官,失去了发挥的平台。对沈晓莹这样一个女人来说,失去平台就等于失去了她全部精彩,很致命的。普天成一直想,合适的时候他会替她做出新的安排,让她在有生之年,能把人生的恨憾了掉。杨馥嘉先他一步,帮她实现了这愿望,按说普天成应该高兴,可他就是高兴不起来。有些事必须自己亲手做,自己的恨憾一定要自己去了,这是普天成的原则。
“不必了吧,你们忙你们的,晚上我有安排。”说完这句,普天成也不管一桌的人多么不情愿他走,率先离开座位。另一桌上就餐的秘书闻捷见他起身,抛下正在说笑的张华华他们,迅速走过来站他身边。普天成说:“我先上去,完了你把他们约来,今晚要跟他们谈谈。”闻捷笔挺着身子说了声是,见杨馥嘉还有廖昌平他们热情地簇拥过来,忙侧身站下,等一行人护送着普天成出了餐厅,闻捷才回到餐桌上。
简单吃过晚饭,杨馥嘉问晚上要不要安排活动?普天成说白天活动晚上活动,你要不要我休息了?杨馥嘉红着脸道:“省长太累了,我也是想让省长轻松一下。”
“又轮不到我们大秘书了?”张华华开玩笑说。闻捷冲张华华笑笑,没作声,脑子里却在想晚上的安排了。闻捷比张华华小不了几岁,之前跟张华华在同一部门,省政府政研室一处,两人同是副处长。普天成荣升常务副省长后,张华华官升一级,前面那个副字终于去掉了,闻捷心里有丝隐隐的紧张,似乎突然间有了压力,当然内心也有点嫉妒。同事的关系其实最过微妙,多的时候能做朋友,关键时候却不得不拿对方当对手。没想到的是,张华华向普天成力荐,让他做了普天成的秘书,两人关系一下又紧密起来。这次下来,普天成本不想带张华华,说女同志跟在身边不方便,闻捷婉转地说了句:“政研室现在能跟上您思路的还就张处长一人,她要是不去,将来的调研报告会不会打折扣?”普天成定定地瞅了闻捷一会儿,没说话,但是真的到下来那一天,名单里就多了张华华。
晚上普天成拒绝了吉东方面的盛情,这次下来他依然坚持当常务副省长后的三不原则,不让下面到地界上迎接,不搞警车开道全城戒严胡乱扰民那一套,不吃接风宴欢迎宴。总之一句话,普天成现在很低调。有人说他这也是形式主义,普天成不这样认为,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眼下只要是工作,都能跟形式主义沾上边,但形式主义跟形式主义不一样,他宁可主张这种形式主义,也不要那种一人下来全市慌张的形式主义,特别是吉东,他工作过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张华华她们也很快吃完,首长一走,他们再磨叽,就显得不识眼色。张华华用目光请示闻捷,普天成到了下面,一切行动对张华华他们来说就成了谜,他们也只能从闻捷嘴里得知点信儿。闻捷嘴一紧,这帮人就只能想入非非。闻捷冲张华华说:“今晚省长另有安排,我就不陪各位领导了,各位领导自由活动,明早七点大厅见。”说完快步离开餐厅,张华华不甘心地喊了一声闻捷,闻捷装没听见,手里电话已打给胡兵。
不过就这次看到的情况,普天成心里的怀疑多少淡了些,说实话,他对沈晓莹在工业园区的表现满意,他在心里偷偷给沈晓莹打了一百分。满分啊。
普天成刻意留出一个晚上,就是想跟胡兵几个聊聊。这已经成他多年的习惯,就是以前做秘书长时,只要有机会,他也会跟年轻一代聚聚,有时谈工作,有时却像朋友一般乱侃,逮着什么问题谈什么问题,尖锐时能跟年轻人吵起来,要是被年轻人说服,他会欣然接受,很认真地将对方观点记下来。宋瀚林老夸他思想前卫,敢想敢突破,其实他的前卫还是得益于胡兵他们这帮年轻人。按普天成的话说,生活中有无数矿藏,就看你愿不愿意去采,虚不虚心,很多官场内的顽症,到了年轻人这里,往往一语给你道破。有次有位不到三十岁的副乡长就跟普天成说,上面是拉了雾的,越到高层雾越浓,浓雾遮掩下,一切都朦胧,要想看清真相,您就得到雾还没起的地方来。这个雾字让普天成思考很久,他觉得那个乡长用词很有水平。随着地位的升高,这种机会越来越少,普天成现在真是有种被浓雾锁住的感觉。不过也有人说,普天成是哗众取宠,是标新立异,关于他官场教父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有人攻击他利用这种机会物色对象,培植亲信。每每遇到这种攻击,普天成都会一笑了之。
杨馥嘉并没听他劝告,依旧大胆地重用了沈晓莹,按她的说法,不是因为沈晓莹有啥背景,关键是看中她的才干,还有她的野心。“我们得用干事的人啊省长,工业园区这位子选不好将,我杨馥嘉半壁江山就没了,吉东老百姓也不答应。”杨馥嘉非常动情地说。普天成还是摇了头,总觉这里面有见不得人的阴谋。阴谋不好,阴谋跟权术还是有区别的,跟智慧更是两码事。
人是不能被某些东西捆绑住手脚的,当你觉得左也为难右也为难的时候,你的处境就很危险了,这个时候你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冲破两个字,但是冲破一定要有度,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场合。官场中有很多东西你是要顺从的,不顺从你就会被排斥开,人不能做异类,官场中尤为不能,这是铁律,谁也更改不得。但是在不挑战大规则的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变动一下小规则。比如跟年轻一代接触,这就是小规则,很多人是不屑或者不愿的,他们热衷于往上靠往上挤,但普天成反其道而行之,就为自己赢得另一片天空。
普天成对此表示过坚决的反对,那时他已经到省政府工作,杨馥嘉有次请他吃饭,婉转地表达了这层意思,就在饭桌上,普天成狠狠地批评了杨馥嘉,警告她不要胡来。权力不是赠品,更不是礼品,你用这种方式回报我,我可受不了。普天成一本正经说。杨馥嘉笑笑,杨馥嘉自从到吉东市委书记的位子上后,作风还有性格都变了不少,感觉她越来越会来事,越来越会给领导挠痒痒,而且挠得特别舒服,瀚林书记就被她挠得有些眼花,不止一次在会上表扬,而且瀚林书记往吉东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普天成担任常务副省长这半年,瀚林书记就去了两次吉东。这些都是信号,很值得人玩味。不过普天成并没因此而少掉对杨馥嘉的告诫,时不时地要敲打她一下。在他看来,人不能太过圆滑太过世故,太追求这些东西,人会滑到另一个方向去。普天成不想看到自己推荐或提拔的人最终都成官油子官瘤子,那样他会责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