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己的脚步声,高志强想,好久没听到过自己的脚步声了。尤其是他这种地方官员,天天出车入辇的,哪里还有自己的脚步声供自己倾听?但今天他终于在办公大楼里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高志强就故意加重了脚下的力气,脚步声于是更加清脆响亮了。这么咚咚咚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前,开了门,走到桌前坐下,还莫名的有些兴奋。直到兴奋劲过去了,才打开桌上那只标着高书记三字的文件夹,一件件批起来。
一堆文件不到两个小时就批完了。高志强合上夹子,舒一口气,起身做了一个扩胸动作。然后徐徐走向窗边,凝视着远处迷蒙的山影,以此恢复一下疲劳的眼睛。他忽然意识到,他面对的方向就是郭家冲。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不是郭三的亲戚?打开手机,却是郭三的。郭三在电话里急急说道:“高书记,我已经到市里了,我得去省城,我们矿的事情不能这样就完!”高志强一听,心里马上这事要闹大了,他虽然知道自己要掺进去会让文书记不高兴,但面对郭三,他怎么能说出阻止的话?高志强低声道:“你打个的,到那天我带你去过的乡道上等着,我马上就到。”郭三答应说:“我这就去。”立即把手机关了。
高志强给丛林打了个电话,说道:“明天你们的车还可坐一个人么?”丛林说:“我当是什么大了不起的事,我们回来时不是要带点书吗?所以姐夫给了我们一台丰田小面包,除了司机,就我和谭主任,环境宽松得很哩。”高志强说:“那好。什么时候出发?”丛林说:“八点以前吧,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到哪里去接他?”高志强说:“是我在县里工作时认得的一个工人朋友,四十多岁,一米七多的个子,刀把脸,我没时间送他上车,要他七点半在中心路口的太太口服液广告牌下等你们,到了省城,你们就不用再管他。”
出办公室后,高志强到秘书科和值班室几个地方转了转。经过银秘书长办公室门口时,还跟他也打了一声招呼,这才从从容容下了楼,上了自己的车。不到一刻钟,高志强到了目的地,郭三已经等在那里了。郭三刚钻进车里,高志强从身上拿出几张大额票子,递到郭三手上,说:“这是你上省城的差旅费。”郭三不肯收,说道:“上趟省城的钱,我还是出得起的。”高志强说:“你就别客气了,你下矿井弄两个钱不容易,花到这上面,你老婆要跟你离婚的。”
便感激得郭三眼圈都红了,说:“这其实也是我们郭家冲人的事。”高志强说:“郭家冲人的事,也要你肯去跑腿。”
高志强起身送客。来到门边,丛林又回头道:“高书记,明天我和谭主任就到省里汇报去了,您是我们的主管领导,谭主任让我向您报告一声。”高志强说:“你们去吧,不是还要带些书回来吗?妇联好像没车吧,你们坐什么车去?要不要我给你们联系一部?”
丛林妩媚一笑,说:“有姐夫在这里还愁没车么?我们早就订好了君子协定,我带他来见你,他给我们安排车子,他厂里的车可比您的车还豪华。”江永年也说:“这就不要高书记操心了。”高志强点点头说:“那好,你们去汇好报,回来把这项工作尽快搞起来。”丛林说:“坚决按照领导的指示办。”高志强笑道:“别油腔滑调。”
丛林于是开了门,又扬起她那好看的颀长而又丰腴的手臂,向高志强晃了晃,甜甜地道了声拜拜。高志强也扬扬手,目送他俩下楼而去。
关上门后,高志强还没忘记刚才那个没打成的电话,拨了郭三亲戚的手机。那人说,他现在不在郭家冲,下午他就回去,到时再让郭三打电话过来。关了电话,见墙上的钟还不到一点半,离上班还差一个多小时,高志强就向里屋走去,想睡一会儿。从刚才三个人坐过的沙发边上经过时,就见上面有一个厚厚的大信封。高志强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刚才签过字的的报告,江永年不小心忘了拿走。不过这也没事,如果是报告,他自己会回来拿的,也没去细究,进了里屋。
可躺下后,总感觉有些不对头,一纸报告也不可能这么厚啊,而且明明见他把报告塞进了包里的。便又爬起来,到客厅把信封拿起来看了看,里面竟是一叠沉沉的百元钞票,数了数,足足两百张,也就是整整两万。这个姓江的,搞这一套干什么嘛?是我给他签了个字?我这字值这个价么?何况他们的款子还没到手。转而一想,可能是常委会上自己坚持选调丛林进市妇联做副主任,他们给的报酬吧。
郭三这才把钱收下了。高志强接着问道:“你去找谁?”郭三张张嘴,有点茫然。高志强吩咐道:“你去把你那天给我看过的材料复印几份。到省城后不要去找信访办,信访办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通知市里把你领回来,二是把你的材料转到市里。你先去省报找那位宾记者。随便捡一张省报就找得到他的手机和呼机号子,他是全省赫赫有名的热线记者,一定要把材料直接交给他。然后再去趟省人大和省纪委。”又把明天上午坐车的时间和地点,向郭三做了交代,最后高志强给了郭三一个手机,说:“这个就送你了,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给我。也不要轻易往外打电话,打多了不安全。”
郭三要下车时,高志强要他转告郭宝田,今天晚上一定打个电话来。
晚上接到郭宝田的电话后,高志强便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郭宝田答应得很痛快,表示马上就去组织。
一切安排妥当,高志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从双紫公园门口到市委大院,也就1000多米的距离,高志强却钻进一部的士,往中心路方向绕了个大圈,才折回来进了市委大院。围观的干部群众见高志强从的士里钻了出来,主动给他让开一条道。走进包围圈,只见文书记和雷远鸣的小车周围,郭家冲的人站的站着,蹲的蹲着,有几个还躺倒在小车的前轮边,癞皮狗一样。文书记和雷远鸣两人的车窗是开着的,两人都各自坐在车里,铁青着脸,不声也不响。
这样的事情高志强当然遇见得多了。春节元旦甚至五一中秋,加上平时不定期来送钱的,一年下来起码有三四十起。少的五六百七八百,多的上千或几千,像江永年这些上万或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也会有几个。送钱人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你给他办了事来酬谢的,有的是要你给他办事来投石问路的,有的则是放长线跟你扯上这层关系,有朝一日总用得上你的。送钱人的身份也五花八门,有积极要求上进的,比如机关里的科长什么的,眼见得有一个副局长的位置快腾出来了,送包钱给你,希望你把这个位置挪到他的屁股底下。有想保住位置的,比如人事财政国土城建物价交通公检法等部门的头儿,他们坐在那样的位置上,好比坐在一架印钞机上,如果交出了这个位置,就等于眼睁睁把一捆捆亮花花的票子拱手交了出去,先送一把钱给你,你让他多在这个位置上呆一年,他就可多印一年票子。有要办大事的,比如江永年这样的厂长经理或个体老板,他们要批个贷款,要搞个什么项目,这笔贷款这个项目一到手绝对是一本万利,他用钞票换得你的签字,也就等于换得一笔巨额利润。
高志强做过县委书记和市委组织部长,现在又是管干部的市委副书记,经常要应付这些财神爷,慢慢他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记得最初从省里下来,也是经验欠缺,人家来送钱,他硬梆梆都退回去,退不掉就通过邮局寄给送钱人,结果把这些人都得罪了,他们又都是有权有势的地头蛇,工作上明里暗里跟你作对,你又不可能把他们都撤了职,最后搞得自己孤家寡人,一事难成。后来高志强就学乖了,人家送钱来他都客客气气收下,只要是不太违背原则,能办的事就给人家办了,能解决的问题就给人家解决了,这样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人缘关系得到了改善,工作上因有人愿意配合卖力,容易见出成效。
不过这钱就这么塞进腰包,总有一天会穿帮的,高志强既不弱智,也不是守财奴,他才不愿意让这些钞票断送掉自己的前程呢。他想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一千以下的钱他就收进了自己的抽屉。这样的小钱,到酒店或商店里搞张发票,以开餐费或购置费的名义一做帐,就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送钱人不会太放在心上,反贪局也没谁会感兴趣。何况自己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的工资,这里扶贫捐一千,那里受灾捐两千,也捐不了几回,手头有两个活钱好开支些。至于一千元以上的钱,高志强早就跟纪委尹书记悄悄商量好了,在纪委里面的廉政办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秘密专户,也就是说,高志强把钱交给廉政办后,廉政办就给高志强开一张正式收据,把钱存入这个专户。当然高志强跟他们有约在先,不能对外公布这个专户,高志强离开这个地方之前也不要上交财政,免得让更多人知道。高志强这一手,外面的人也略有所闻,却不太清楚底细。所以给高志强送钱的人就变得谨慎多了,送了钱,高志强把事办了当然高兴,办不了他们也不可能拿高志强怎么样。这就给高志强撑起了一张无形的保护伞,他说话办事就放得开多了,不像别的领导那样瞻前顾后的。
这天高志强拿着江永年这个信封,本想通知廉政办的人带收据来拿钱,又考虑到是中午,都在休息,也不好打扰人家,心想下午或改日有空再处理也没事。于是打开书柜,把那个信封塞到了书堆下面。
这样一折腾,高志强再躺到床上时,已经没有多少睡意,眯了一会儿眼,便爬起来,夹着公文包去了办公楼。桌上还有一叠文件没批,秘书科都问了好几遍了。这时离上班时间还差二十多分钟,大楼里阒无一人,格外安静,只有高志强自己的脚步声在刚铺就的佛山瓷砖地板上咚咚地响着。忽想起大学时,暑假跟一个同学到他乡下的老家去玩,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又走了半天小路,来到一座大山前,山上古木参天,人迹罕至,只有夏虫长鸣,野鸟怪叫,觉得背上麻麻的,似有脚步声紧追其后。高志强就忍不住老往后瞧,后面当然什么也没有,心里便更加紧张。那同学有些奇怪,问他看什么?高志强说:“你听到后面的脚步声了吗?好像有人跟着我们。”那同学也就往后面望了望,自然什么也没看到。那同学就笑了,说:“那是我们自己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