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本 第九章 曾经的领导成了自己的下级 九百年修来的搭档
蒋湘渝瞧了瞧侯卫东和谷云峰,对朱小勇和刘明明道:“我还有一事,不知两位老兄能否想到办法?按照沙州以前的惯例,县委办主任都要进常委,可是如今四个县的委办主任有三个未进常委,其他不管,谷主任是县委办老主任了,能否有活动的余地?”
侯卫东先与朱小勇握了手,再与刘明明握手,道:“这不是我的错,只怪刘总不肯抽时间召唤我。”他知道刘明明是炒地皮的空手道高手,在亲热中带着些警惕。
回到成津县委时,侯卫东脸上带着冷峻之色,这让县委办的同志们都小心翼翼。
侯卫东、朱小勇等五人喝了酒,说话更加随便了。只是这帮人表面嘻嘻哈哈,其实城府颇深,他们可以从中南海谈到白宫,再由白宫吹到克里姆林宫,可是一谈到涉及自身的具体问题,个个就谨慎得紧,哪些话能说,哪些事能办,肚里都明白得紧。
如今,市委书记朱民生偏偏将曾昭强派到了成津县,这让侯卫东心里颇不舒服。作为县委书记,他无法推翻市委的决定,而且还有责任让曾昭强选举顺利成功,这是政治觉悟问题,也是统筹全局的能力问题。
但是,具体问题总是要谈,酒至酣处,朱小勇道:“成津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工程量挺大,明明老兄手下有一帮子技术尖子,在省城做了不少大楼盘,如今有意向二线、三线城市扩展,卫东书记能否支持?”
侯卫东摇头道:“沙州的事情,非官方消息往往是真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一招不慎,会对成津政治和经济带来致命的影响。”
谷云峰早有准备,他将另一份报告递给了侯卫东,道:“这是竹水河水电站项目部送过来的情况汇报。”
谷云峰当过镇委书记,知道基层的情况,此时忍不住道:“按人均一亩土地来算的话,一千亩土地涉及一千人的拆迁,县里承受的风险也太大了。”
侯卫东声音大了几分,道:“指挥长走了,还有副指挥长,怎么能让工作受影响?”
侯卫东默想着黄子堤关于胜宝集团的建议,端着茶杯不说话。他很快就将情绪调整了过来,换了话题,道:“市委、市政府藏龙卧虎,很多人都与省里领导有些瓜葛,比如市政府老秘书长蒙厚石是有背景的人,他和省委副书记朱建国关系非同一般。”
从理智上他明白,即使李晶与曾昭强真的曾经有暧昧,也是认识自己以前发生的旧事,李晶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得已而为之,他不能去指责以前的旧事。可是事业成功的男人,往往占有欲强,每当想到曾昭强国字脸上飞扬的浓眉,侯卫东本能就有些反感。
侯卫东以前硬顶了黄子堤,结果后患无穷,这次朱小勇为了刘明明的事情而开口,他处理起来就艺术得多,道:“我现在最担心成津本土施工队伍质量不高,刘总能够瞧上成津,这是成津的福气,成津人民举双手欢迎。具体的事,这里说不清楚,到时可以过来细谈。”
对曾昭强,侯卫东有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当年他能将石场做好,与曾昭强的支持分不开,从这方面来说,曾昭强对他有恩。但是,他有一次曾经目睹过李晶与曾昭强的暧昧情景,这个情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地位的提高,不仅没有模糊,反而慢慢加深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朱小勇见侯卫东爽快中亦留着些后手,微微一笑,岔过话题,开始谈风月,不再提起具体的事情。
在益杨工作时,侯卫东是祝焱专职秘书,曾昭强能从交通局长升至副县长,也与祝焱的支持分不开,从这个角度来说,侯卫东和曾昭强都是祝系人马。离开益杨以后,侯卫东官越做越大,但是他并不曾忘本,与季海洋、朱兵等原来的益杨同事都保持着亲密接触。他唯独与曾昭强接触得不多,好几次曾昭强打电话过来,他都借故推托了。
谷云峰自然明白其中诀窍,道:“以前蒋县长是竹水河水电站的指挥长,他调走了以后,没有新的指挥长接任,所以没有及时将事情处理下去。”
侯卫东在当成津县委书记之前,先后当过祝焱和周昌全的秘书,对岭西逸闻杂事了解得挺多,而蒋湘渝一直在基层工作,论见多识广则比侯卫东稍逊,当侯卫东特意点出蒙厚石的关系时,他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态,道:“难怪蒙秘书长的地位如此超然,他不当秘书长已有好长时间,刘兵市长还经常请他到办公室,我以前还纳闷此事,原来如此。”
侯卫东一边看着送来的文件,一边听谷云峰汇报。当谷云峰汇报到竹水河水电站纠纷时,他抬起头来,道:“竹水河水电站的移民安置应该是没有问题,我才签过字,怎么又闹了起来?这事不过涉及几户人家,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处理下去,绝对不能影响竹水河水电站的建设,这是原则。”
两人聊得正尽兴,朱小勇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的公子刘明明。刘明明亲热地道:“卫东,你这小子闷头当起了县太爷,也不到岭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县委办主任谷云峰知道侯卫东正在为自己争取常委的位置,办事比以前更加积极。等到侯卫东回到办公室,他立刻赶了过去,汇报这两天县里发生的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