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想到稿酬,宋扬好像悬空的脚尖踩到了一丁点儿地面。
宋扬知道,由于孟梅的突然得病,写书这件事最近被耽搁了。上次从蒋亦农家回来后,宋扬还没跟这“活雷锋”再作过深谈。
宋扬突然想到,今天是周末,不是说蒋亦农每个周末夜都在水灵街摆摊免费修车吗,要不去现场看看,做些采访和酝酿,尽快开写吧。宋扬想。
宋扬告诉孟梅晚上去看小学同学做好事。孟梅说,对,我好想看到你能把它写完。
宋扬知道孟梅这话是什么意思。宋扬平时喜欢写作,但多数作品写着写着就没了下文,孟梅平时常打趣宋扬这一点文学青年的通病——有无数个小说的开头,但往往无疾而终。而如今,身患绝症的她说这话,已有另一番意味,这让宋扬郑重其事地回答:这个我一定能完成。
二十七
去哪里找钱呢?
无数个瞬间宋扬都在想这个问题。
要不找人借?就找小学同学毛泽西吧,现在就他最有钱。
当然,这只能想想而已,宋扬知道自己绝不可能向他借钱。多年没深交了的小学同学,怎么可以开口呢。
晚上八点,宋扬骑车去水灵街,街灯照耀,灵河闪着波光,远远地,果真看见了灵风桥下的爱心修车摊,这是蒋亦农固定的地点。
这是一个简单的车摊,一辆小推车,一块横幅,一只小板凳,地上放着扳手、打气筒、水桶等器具。两三位行人正扶着自行车站在摊前等待修理。路灯光把人影长长地投在路面上。穿着灰蓝色工装的蒋亦农蹲在地上,正在摆弄一个车胎。
宋扬叫了一声,蒋亦农。
蒋亦农抬起头,见是宋扬,说,哎,难得,你怎么来了?
宋扬笑笑,停好车,就在他身边蹲下来,说,不是要写你吗?
于是,他自然就想到了那天毛泽西的那个电话。哎,要不去他那儿干吧,收入一定比现在多。宋扬想,但这样,就得从出版社辞职,估计爸爸会气急:“啊?辞职跟着毛东月的儿子混,看他的脸色吃饭?”
宋扬在心里对自己的胡思乱想摇头,是的,这是不可能的,毛泽西不过开开玩笑而已,即使不算玩笑,眼下自己这一摊乱事,怎么去他那边做呢?
那么,去哪儿赚钱呢?
他突然就想到了李依依邀自己写那本关于蒋亦农的书。李依依说过,这本书已被列入“全省报告文学精品工程”,向有关部门争取到的写作经费是15万元。
这稿酬是高的,尤其对于宋扬这样的不知名作者而言。宋扬想,对啊,写书!把它拿下,这也是自己该帮蒋亦农、李依依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