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他下手那样重,月香虽然极力忍着,也哇的一声叫了出来,谭老大走过来劝解。谭大娘也来了。自从上一次和月香吵架,被老头子打了一顿,她这些天都没有和月香交谈过。但是她今天也跑过来劝架,因为她向来是个热心人,无论谁家出了什么岔子,永远有她在场。而且这是一件愉快的事,眼看着一个敌人饱受羞辱,也就像自己那天一样地当众被羞辱。
“你当然有你的困难,我知道。不过不要太强调你的困难,”王同志和颜悦色他说。“眼光放远一点!”
“好了好了,金根!”谭老大连声说。“有话好说!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他们的争论其实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下去,永远得不到结论,因为他们各说各的,等于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接触之点。金根只管诉穷道苦,王同志并不理会他那一套,只拿大道理来晓喻他,说他对军属应当负起责任来。
“好男不与女斗!好了好了,金根!别让王同志听见了!”谭大娘最后这句话实在有点失言,等于火上浇油。也许她是有意的。
最后王同志终于转过脸来望着她,冷冷地说,“你早为什么不说?口日声声说一个钱也拿不出。对自己的政府都这样玩弄手段。现在的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了,你们这些人到什么时候才觉悟呵!还是这样不坦白!”
他当然是说月香。月香这时候已经不在旁边了,她悄悄地溜到了床背后去,随即又从黑暗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件东西。她内心的挣扎使她脸上胀得绯红,但是她向王同志一步一步走过去的时候,始终带着微笑。“王同志,我这儿有一点钱,是他不知道的。请你带了去给我们买爆竹,买半只猪。他不晓得我有这钱。我也就剩这一点了。”王同志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的拍着桌子向金根叫喊着。他让她站在旁边等了许久;金根向她瞪着眼睛看看,仿佛恨不得把她当场打死。
“是的,是我不好,王同志。他是真的不知道。是我瞒着他留下的一点私房钱。”
他们两个人谁也不去理她。“过了春荒还有夏荒,”金很大声嚷着,“等不到秋天,我们都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王同志拍着桌子叫喊着,“谭金根,你这种态度非常不对!我对你算得耐心的了,也是看你从前还肯努力。我看你简直变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拖你的后腿?”
“四十斤年糕,快点做好送了去——至迟后天一早要送到。你要好好的跟他谈谈,纠正他的思想。他今天这态度非常不好。”
月香拼命阻止他,不让他说下去。王同志倒并不介意,仍旧笑嘻嘻的和他辩论下去。王同志于这一类的工作,实在是熟极而流,即使头顶地,脚朝天,倒站在地下,也能够滔滔不绝他说下去,一说说好几个钟头,毫无倦容。
“少拿王同志来吓唬我!”金根越发拳打脚踢起来。“今天非揍死她不可!让她上妇会报告去!我不怕!”老夫妇俩好容易把他们拉了开来。金根气烘烘地从大门里走了出去。
金根不由得紫胀了脸。王同志这话,当然是指着那一次被他看见他们在那里吃干稀饭,那还是月香刚回来那一天。金根知道那都是自己不好,那天都是他闹着一定要吃饭,吃饭,结果被王同志看见了。他越是恨自己,越是羞愤交并,一时竟失去了自制力。“王同志,”他大声叫喊起来,“你出去问问大家,我们每天吃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事情,谁瞒得了谁?——米汤里连一点米花都看不见!饶这么着,我们的米都已经快没有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心里就像滚油煎的一样!”
“你们这些人哪,要是把眼睛望在自己田地上,加一把劲努力生产,要比梦想着‘大锅饭多好得多!”王同志厉声说。他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就像脸上少了一样东西,不知道是少了个鼻子还是眼睛,看上去很异样,使人有一种恐怖之感。“王同志你不要听他胡说,”月香气急败坏地说。“今天也不知怎么,犯了牛脾气,也是因为前两天跟我闹别扭,想要当了被窝去赌钱、喝酒,是我拦住了他,没让他去,到现在还在那儿跟我呕气。”
月香送王同志出去,送到院子外面,站在大门口看着他走进另一人家。她突然觉得一阵疼痛,头发被人一把揪住了,往后面一拖。金根连接几个耳刮子,打得她眼前发黑。她拼命挣扎着,闷声不响地踢他,咬他。她没有叫出声来,怕王同志没有去远,或者会听见。
王同志虽然有无限的耐心,一提起“大锅饭”,不由得脸色一变。乡下一直有这谣言,说要强逼大家把粮食充公,在一个公众的大灶上做饭给大家吃。农民对于“大锅饭”这样东西一向感至恐怖,然而现在大家饥饿到一个地步,竟由恐惧一变而为憧憬了,因为在他们的想像中,这可能是一种政府救济的方式。
但是金根不管这些,一面打,一面就高声骂了起来,“算你有钱!算你有钱!老子不希罕你那几个臭钱!我正在那儿说没有,没有,你那儿就捧出来了,当面给我打嘴!不是诚心跟我捣乱,下次再要,我看你拿什么出来!害死人!今天下揍死你,我不是人养的!”
“眼光放远一点!我们开了春就没得吃了!到时候叫我们怎么样?有‘大锅饭’给我们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