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极目天舒 第60节 偏转
常委会上的这场余波就像潜伏在海底深处的海啸一般,缓缓地向着四面八方散发出自己的力量,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只有深处其中者,你才能感受到带来的主化。
事实上,在两人看来,这一次常委会基本上还是贯彻了碰头会上的意图,市交通局局长、水利局局长以及衍生出来的文化局局长三个职位甚至包括武川县委副书记四个职位都按照陈英禄的意图得到了贯彻,而要论实际重要意义来说,市交通局局长和水利局局长位置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并不比庆州区一个区长位置差,尤其是交通局长这一职位更显重要。
感受到其中变化并非只有常委们,市委市府中的这些个普通干部们一样可以清晰感受到,尤其是市政府这边的干部们,似乎来市里这边办事开会的区县领导们变得更加殷勤热情,而市府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实效率似乎也一下子变得高了不少,这些事情一两件具体上显现不出来,部门领导们也未必注意得到,但是具体办事人员却总能最敏感地体味到。
后来连陈英禄和赵国栋都一样没有想到这个消息带来的巨大震撼性。
就像一艘巨轮被某一波浪潮温柔但是有力的推动了一下,慢慢的,它的方向就发生了细微的偏转,而随着时间推移和航程推进,这个细徽偏转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
一半的可能性已经足以让高志明仔细考虑一下自己在这个市委秘书长位置上的所作所为了,常委会上陈英禄的表现已经有一个微妙的暗示,那就是陈英禄不愿意与赵国栋公开决裂,只要赵国栋能够巧妙地把握好尺度,不过分越线,赵国栋在市委里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那自己该怎么办?
但是臧志明这一次不一样。
理智告诉高志明,自己应该注意协调好与赵国栋的关系。这一次常委会上已经表明了付天在和赵国栋的抗衡中天生的弱势,萧潮这个原本应该是他最坚实的臂膀却与他离心离德,甚至作出了投弃权票这样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举动,这足以说明付天在这一次对决中的失败并非毫无原因,自己若不是太过相信他的自信,大概也要考虑一下在这个问题上立场。
桂会友显得有些兴奋,臧克明的上位和自己就任归宁县长不一样,自己早已经是市政府副秘书长,而且谁都知道赵市长通过省委组织部关系把自己从宁陵调过来,自己走上归宁县长这个位置是水到渠成,甚至还是陈书记主动提议。
没有陈英禄的支持,付天成不了气候,这是高志明给付天下的断言,无论是在人脉根基还是手腕动作上,付天这个据说以前是赵国栋的领导,现在已经被下属超越了。
市委常委会上一番波折不胫而走。
“哪有那么夸张?有些争议异议很正常,老付和我在庆州区区长人选上有不同看法,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事实上陈书记一直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态度,大概是想多了解一下常委会的意见观点,当然结果已经出来了。”赵国栋漫不经心的一边批阅着文件,一边回答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桂全友问题。
何去何从?
官场无秘密这句话委实不假,国人尤其是官员们关于在人事上的细微变化都可以倾注难以想象的精力,所以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位常委的态度变化和语气神态都能被人描绘得栩栩如生,似乎传言者都列席了当时会议,或者是采用多方位多角度录像反复察看了多遍之后才得出这样绘声绘色的画面一般。
这真是一个费人思量的难题,个人感情和理智总是冲突,这就是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但是关于庆州区区长这个位置的激烈争执,伴随着常委会上的针锋相对以及碰头会上的种种对峙,都像是有人实况转播一般,纤毫不差的被市里边消息灵通人士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