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舞台亦平台 第55节 良机
除了囫囵吞枣典故源处的野枣林和碧岩,更让陶氏兄弟见猎心喜的是分布在山麓地带的温泉群和冷泉群。
吃完午饭后,赵国栋就送蒋蕴华回安都饭店,蒋蕴华是来参加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和他一起参加会议的还有地委组织部长穆刚和常务副部长康芷英。
最难得的是囫囵山上那一片野枣林,虽然只是寻常枣林,但是有了囫囵吞枣这一说法,自然身价倍增,如果能够好生运作宣传一番,这片枣林不但可以以绿色生态枣林的方式出现,而且最难得的来此游玩的游客自然可以体味一下千年前古人囫囵吞枣的味道,如果他愿意的话。
“国栋,最近你工作还行啊,新花公路和花蓬公路同时开工,别说在你们花林,就是在咱们地委里也引起了不少轰动啊。”蒋蕴华一边浏览着安都市景,一边随意地道。
宋代圆悟禅师这位禅宗五祖之后的一代大家自然也就是曾经落足于此的名人了,而囫囵吞枣的成语当然因此而来。而野枣林背后一处破落寺庙的遗址似乎也在印证赵国栋说法,也许这就是圆悟禅师曾经养性自省顿悟所在。
当然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撑不行,而且前期收益也不能抱太高期望,在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这一点只怕也是制约这片景观的最大瓶颈。
抽时间和蒋蕴华走了一趟安都葵花街之后,赵国栋发觉自己和蒋蕴华之间的关系立时拉近了不少。那一具乾隆粉彩看来很得蒋蕴华的喜欢,以至于到葵花街之后,蒋蕴华更多的把时间逗留在了古玩店中的那些瓷器堆中,似乎也希望能够像赵国栋一样拣拣漏。
但是囫囵山不一样,它有温泉和冷泉群,有囫囵吞枣这个文化典故作为招牌,还有诸如碧水潭、鸟鸣涧和古栈道这样说得出一段历史渊源的风景点,加上本身的独居魅力的景致,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片真正的旅游景观,而且亦可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疗养基地也完全可以。
虽然葵花街的规模远无法和北京的潘家园规模相比,但是也算是安原好此道的同行们经常汇聚的地方,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点气候。那些杂货贩子们从周邻县市下收罗上来的各种坛坛罐罐、瓷瓶铜器以及书画一类的货色,只要沾了那么一点古相,都是一窝蜂地给抖落在这个地方来了。
毕竟麒麟观只是一处宗教场所,或许在吸引善男信女们更有号召力,但是具有消费力的群体中善男信女所占比列并不算大,除非麒麟观能够将自己的名声提升到峨嵋报国寺或者北京白云观那样的地步。
蒋蕴华虽然看似随口而言,但是赵国栋却十分谨慎:“蒋书记,这工作可不是我一个人干的,邹书记、罗县长,还有其他同事都做了大量工作,我不过是借着交通厅名头帮助牵了牵线,搭搭桥而已。”
囫囵吞枣这个成语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很有些来头,有说源于元代白琏的《湛渊静语》,也有说源于宋代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不过赵国栋早已经将碧水潭畔一块颜色有些青的突兀嶙峋石块指定为碧岩。
“在我面前也要玩谦虚?”蒋蕴华笑了起来,“谁干的,谁起了主要作用,难道说还能瞒得过人?你以为我们都闭目塞听。何况这样大的事情?我虽然没有具体过问经济事务,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的难度,不过花蓬公路那边你可得抓紧时间替人家办,要不吕从荣和李鼎南可真要和你记仇一辈子。”
囫囵山一游让陶氏兄弟更是怦然心动。
赵国栋陪着蒋蕴华在这葵花街一公里长的街道一转就是两三个小时,连赵国栋都不知道蒋蕴华四十来岁的人了,精神咋就这么好。
陶氏兄弟并不是善于掩藏自己神色的人,赵国栋能够从他们眼眸中的喜悦看出他们对囫囵山的观感更胜于麒麟观。
赵国栋是昨天下午接到蒋蕴华电话才从花林出发赶往安都的,赶到安都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了,今天一大早就陪着蒋蕴华来转悠,东西没买两样,但是对着有些兴趣的物件盘桓琢磨半天,然后探讨考究,寻根问底,这份味道才是此道中人最享受的。
囫囵山山麓地势相对平坦,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旅游基地来兴建,丰富的温泉资源简直就是天生的疗养圣地,而山间的碧水潭则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所在,葱葱郁郁的冷杉林和杜鹃林,稍加开发就可以成为一大看点,而后山的鸟鸣涧、万峰壑以及传说中的古栈道,都可以成为绝对火爆的看点。
蒋蕴华虽然在这方面初入门,但是在赵国栋的引荐下也认识了葵花街上几家摊点老板,那兴致更浓。若不是赵国栋不断提醒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蒋蕴华真还想要在这街上旋磨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