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三峰竞秀 第41节 无法停步
如果要采取旧城改造的方式逐步更新改建,一来宁陵老城区较为特殊,旧有街区的房宅大多属于私有财产,多年来维护一直比较良好,危房比例很低。街区规划也尚算良好,一旦要真的进行拆迁,其拆迁迁建的费用甚至可能比拓展新城区所投入基础设施费用更高出许多,而且亦有可能带来大量社会矛盾。
在全市各县区的增幅中,赵国栋也仔细研究过,除了开发区、云岭县、花林县以及西江区过了百分之十六的增速之外,其他县都不尽人意。尤其是东江区、曹集县、丰亭县、土城县更是以低于全市平均增幅五个百分点的增速低位运行。
在钟跃军看来宁陵老城区有其值得保留的一面,尤其是较为集中的李庄片的老街区都还保留着源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南地区传统民俗建筑特色,极具保留价值。
如果扣除几大建设项目拉动的影响,这让赵国栋越发感觉到宁陵真的再出现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那就是发展先行者愈快,而发展落后者愈落后,而即便如此,发展先行者愈快的幅度也在呈下滑趋势,这更增加了赵国栋肩上的压力。
当然也正因为更高明更新颖,使得这份规划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切实际,完全是丢开了宁陵老城区这个现实,而异想天开的在一江之隔的东江区那边来饰造一个新城。
虽然钟跃军在介绍他的这份方案中不无谀美之词,但是赵国栋当然不会被表面文章所打动,他是被钟跃军提出的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韵味尤其是保留自己独有的历史底蕴这一观点所打动。
经济发展永远是主线,以宁陵目前的财政状况,要想实现民众所期望的民生保障工程得到提高,那就需要在财政税收上的大幅度增加,开源节流,开源永远胜于节流。
拿钟跃军的话来说,兴许就是现在领导们的视野眼光日趋“现代时尚。”对于老旧的建筑风貌认为落伍过时,甚至会成为自己治下政绩中的一大阴影,务求要拆除这些“陈旧污斑”,新建成崭新漂亮的高楼大厦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标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钟跃军的新城市建设规划方案也是一种拉动经济促进税收增加的方式,只不过在基础设施上的先期投入又会让财政支出陷入困境,这似乎就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和怀庆不同的是宁陵老城区相对较为集中,而且老街区上拥有大量成片地保留着原有民俗风格特色的建筑物,而且这些建筑大多是私产,不从保护旧有建筑物的历史风格来看,仅从拆迁角度的经济角度来看也并不划算。
怎样激励发展快者愈快,而发展落后者奋力赶上,这个问题摆在了赵国栋面前。
这位据说是八十年代初最早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老牌大学生虽然在从政之后渐渐把业务已经丢了,但是毕竟长期在建设部门任职,接触的也多是与建筑设计规划方面有关的业务,这份眼光和水准还是绝对不缺的。
这不仅仅是引进几个项目拉来几项投资或者调整某项产业结构那么简单,在赵国栋看来,归根结底还是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责任心、敬业心等等综合体现出来的能力素质问题,尤其是县区领导班子这方面的问题。
以个人感觉上来看,钟跃军提出的这份城市规划方案应该还是颇有些创意和独到之处的,甚至比自己当初在怀庆时的构想更加高明。
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反过来促进税收和非税收入比如土地出让金的大幅度增长,回补财政的缺口。看起来很美好很合理,问题在于先期投入相当巨大不说,而且是否能够收到预期效果也很令人质疑。
钟跃军从保护城市旧有风貌特色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协调发展让赵国栋很有启,也让赵国栋对于城市规划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宁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西江区的河南新区和临港新区企业投资和新增企业数量都明显下滑,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尤其是在开发区、河南新区、临港新区仍然保有较大面积的可供建设的工业用地情况下,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心了。
二来这样一个极具地方建筑特色风格的老街区真的就这样被拆毁,而重新推倒建成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物,无疑就成了泯然众人矣的再普通不过的一座城市,无疑会让宁陵这个本来拥有一份独特魅力的城市失色许多。
宁陵2002年第二季度能保持第五的增幅很大程度来源于云岭金马河电站最大的一个,关键性工程——咕噜沟电站全面启动、安湘铁路宁陵路段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安湘高速土城——西江段和花林——曹集段也都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这三大建设工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建筑业产值的巨大增幅扛起了宁陵二季度GDP增幅能勉强保持前五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