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开发区风云 第2节 安排
“熊书记好像去安都了,估计要晚一点才回来吧。”马正奎问道,“赵所长有啥事啊?”
“赵所长!”马正奎一脸喜色,角色的转换早已经在赵国栋上位之后就完成了,尤其是江庙所随后的几拨案件都涉及纺织厂,就连纺织厂里都有几个工人被判刑,这也让厂里人意识到从厂子弟走出去的赵国栋已经不再是那个昔日子弟校里那个爱惹事的角色了。
“赵所。你不是要去筹建开发区派出所么?我想跟你去。”贺洪海犹豫了一下才道。
走进马正奎的办公室,赵国栋随意打量了一下。
“洪海。能够共事一年多时间也算有缘。你的事情我已经专门向朱局作了推荐。我估摸着翻年你可能就要调整。好好干,让局领导也看看你的水平,也别坠了咱们江庙所出来的名头。”赵国栋坐在藤椅中微笑着,很难得地点燃一支烟。
此时的纺织厂已经开始现出颓势,老旧的办公桌上铺着玻璃板,半新旧的藤椅,房顶上的吊扇看上去孤零零的,两个暖水瓶放在一旁,对比开发区瞿韵白的办公室,赵国栋一时间感慨万千,自己也就是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走完了这中间的跨越历程。
让赵国栋有些意外的是罗明山现在似乎又不想离开江庙了,正如罗明山所说,现在派出所和江庙镇政府关系得到改善,江庙镇党委政府对派出所的态度也大为改观,他的家就在这里,真要调动又得去适应一个新环境,他一把年龄也就不想去了。
和贺洪海谈过话之后,赵国栋又找上了罗明山。
赵国栋当然尊重对方的意愿,这只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说实话他更看好袁振勇和陈国刚两人,这大半年来两个新人在贺洪海和罗明山的带领下表现都相当令人满意,肯学肯干,工作很快就能独立上手了。
贺洪海也点头称是,自己大半年来的变化说实话也真有赖于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所长,对方都能够作出一番成绩,为何自己就不行?正是这个念头才鼓起贺洪海不服输的意念,也才有今日的这番表现。
回到厂里的赵国栋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得清闲一次,孔月去了重庆,德山、长川两兄弟去了上海,房子全也去了平川那边收款没有回来,就连吴长庆这个家伙也被房子全撺掇着去砖厂帮忙,一边负责厂里的电力和机械修理,一边也帮着房子全管理。
最后一次所务会多了几许伤感气息。无论是两名新来的干警还是所里原来地老同志。都对赵国栋即将离去有些不舍。毕竟江庙所今日地声威现状固然与邱元丰打下的基础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全靠了赵国栋带动大伙儿一手打造出来的。尤其是与江庙镇关系这个老大难问题在赵国栋手中更是迎刃而解。这让家在江庙镇的罗明山和两个女同志都相当佩服。
“赵所长,今天怎么舍得来我们保卫科?”马正奎亲自端上泡好地茶。
听得赵国栋这么一说,廖昌盛心中又踏实许多。
“马哥别这么客气,我过来看看,熊书记在不?”赵国栋笑着问道。
廖昌盛精神一振,主持工作他没兴趣,他这个年龄了。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他最担心的还是自己儿子的工作问题,原本以为赵国栋可能会在这里呆上两三年,所以他也不担心,但是没想到这才几个月赵国栋就要调走,人一走,交情也就淡了,谁知道日后赵国栋是否还记得这件事情?
“洪海,天下无不散宴席,好在左右都在一个局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咱们日后碰面的机会还多得很,我现在回了县城,你家也在县城,咱们没事儿也可以多出来在一起坐坐不是?”
警车不知不觉间停在了厂保卫科门口,赵国栋下车看了看,看样子保卫科里还有人,赵国栋也打算去打个招呼,毕竟这大半年来纺织厂对自己支持很大,无论熊贵仁内里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但是表面上还得维持下去。
听得赵国栋这样一说,贺洪海心中也是惊喜交加。这大半年来他也是尽心竭力地工作,算是取得了不小成绩。在几个案子上都得到局里预审科的好评。完全扛起了所里搞案子的大旗。如果能够上一格当然是求之不得。就算是上不了。估计调回局里或者城关、城郊几个所看样子也不应该有什么问题才是。
“马哥!”一眼看见马正奎从办公室里出来,赵国栋打着招呼。
“洪海。我也想把你要过去。但是现在江庙所没有顶竿的人。老廖年龄大了,身体不行。这段时间还得你帮衬着。我纵然有此心,局里也不会同意。等翻年新所长来了,估计你又该上一格,但具体你能到哪里去任职,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赵国栋嘴角含笑,有些感慨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