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只争朝夕 第32节 前程
也许柳道源的下一步想法是要更进一步做一个真正能够挥斥方遒主宰一方的领导,而蔡正阳呢?是更深的参予到国家政策层面的主导方向上发挥作用,还是希翼能够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到哪个省去当一方诸侯?当然这也许要到两三年后才能见分晓。
柳道源也是觉得有些作难,现在省委组织部里边人事已经大变,何况一般的副部长在这种事情上也是毫无发言权的,戈静和他关系一般,他也不清楚戈静和赵国栋之间的关系,不过他倒是想起另外一条路子,据说刘拓和燕然天原来在中央党校一起学习是关系相当不错,若是能让赵国栋……
熊正林则是彻底地剑走偏锋了,当他放弃了一省纪委书记这个位置时也就意味着他准备要在纪检这条线上一路走到黑了。
刘兆国和柳道源也都知道其中奥妙,也理解蔡正阳难处,别看蔡正阳和宁法关系密切,但是在涉及关键人选问题上时,首先还是得看领导自身意愿,宁法对刘兆国不十分感冒,你再去花心思,那就难了许多,弄不好还得弄巧成拙。
“我的想法是,这两三个月里你在安都市这边要拿出一点像样的成绩,要让他知晓,这是一,第二你得在工作思路上有一些新路子新想法,嗯,紧贴中央精神又切合实绩的做法和路子,要让他感觉到你是有想法且踏实做实事的人,他不喜欢务虚,喜欢实在的东西,在这方面你得好好琢磨一下,安都市公安局也好,安都市政法委也好,你可以把你那些笔杆子们都赶下去,到下边了解提炼一下,另外也可以到沿海地区的看一看,借鉴他们优秀先进的做法,再来结合安都实际,打造些亮点出来,让他能够真切体会到这些,也许能有希望。”
“兆国,宁法的性格你也清楚,要改变他的观感,你得下点功夫,我看这样,翻了年我找个机会回来,把他约在一起,聚一聚,你也来参加,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自然明白我的意思。”蔡正阳沉吟着说自己的想法。
蔡正阳的一番话说得刘兆国目光闪动,微微点头,他也知道这大概是蔡正阳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毕竟公安厅长这种位置即便是一把手也不可能因为谁一两句话就交给谁,那得有点真材实料让他信得过才行,而自己最大的困难就是要打破宁法脑海中对自己的固有观感。
席间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沉郁起来,就想触及了某个疑难话题,蔡正阳也知道自己不开口,只怕这个结还真不好的解,都知道自己和宁法关系一直保持得相当密切,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如果不出手,刘兆国就真的希望不大。
赵国栋心中也是一阵感慨,越往上边走,仕途上你想要上一步就越困难,有时候工作拿出了成绩却未必能让领导满意,个人观点看法都不一样,你觉得你是脚踏实地,他觉得你这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亮点,工作没有突破,你觉得你打造出了亮点,工作有了新意,没准儿领导又觉得你作风虚浮,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纸上谈兵了,一句话你的工作要符合领导的意图和心情,这才是最关键的,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蔡正阳也是一直在凝神思考这个问题,他不是不愿意帮刘兆国一把,但是怎么帮法还得琢磨一下,别弄巧成拙,宁法是个意志坚定的性格,他认定的事情,光靠自己在那里旁敲侧击的说说话,肯定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如果刘兆国要想打破宁法的固有观念,那就得拿出一点新意的东西来。
话题很快就被岔开了,望着昔日四巨头和渐渐赶上来的自己,若是在前几年,赵国栋何曾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站在相对平等的立场上说话发言,虽然以前几年里自己也一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但是那种情况下,他们更多的是站在欣赏的角度上来考量自己,而现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却已经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不单纯是欣赏参考,而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琢磨了。
“兆国,我看这事儿你若是这样等下去肯定没你的戏,你还得主动出击,我看关键还是在宁法身上,若你无法获得宁法的支持,这事儿就是虚妄,若是能得到宁法的认同,别说这个省公安厅长,就是日后你想要更进一步谋个副省长甚至政法委书记也不是什么难事。”柳道源缓缓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关键还得落到宁法身上。”
即便是四巨头之间差距也渐渐在拉开,刘兆国还在为公安厅长这个厅级干部位置苦苦奋斗时,柳道源和蔡正阳却早已经跳出了一般的正省级干部思绪,转到了更高层面。
但柳道源很快就摇了摇头,不说赵国栋能否说得动刘拓,而以刘拓今日之身份与燕然天说项,只怕也未必奏效,毕竟这公安厅长位置非比寻常,只怕最终还得宁、应二人中那位表态才行,而且多半还得宁法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