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扬首奋蹄 第14节 春酒(3)
“赵书记说得对,我当了这几年的政法委书记,感受最深的有一点,那就是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利益也越来越复杂,群众上访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我曾经把全市95、96、97年三年的群体性事件进行过一次梳理,发现呈每年递增趋势,而且增幅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个情况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骆育成赞同赵国栋的观点,“分析造成这些群体性事件因素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都脱不开企业改制和土地占用和拆迁的赔偿这两方面的问题,这两项所占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
“十五大过后中央仍然坚持推进抓大放小决策,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程度也在加深,国有企业的亏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沉重包袱,尤其是在面对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经济更显得捉襟见肘。”
“唔,这倒是一个新问题,看来还不能小觑这些问题可能给社会局面带来的不稳定。”骆育成也是点头赞同,“赵书记,说祁书记可能要走。”
霍云达感叹不已:“我走了这么多家企业,感觉到企业改制势在必行,很多企业职工也对目前这种半死不活的情况很是着急,希望能够为他们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
‘噢?你听谁说的?”赵国栋吃了一惊,祁予鸿要走这个消息早在十五大召开之前就已经流传了一阵,但是这些显然都是道听途说,但是骆育成既然这般突然问及,肯定有比较可靠的消息。
“嗯,赵书记,这么久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区企业五花八门,涉及问题很多,我打算还是分阶段来进行,先选一些规模较小的小问题比较简单的小改制难度较小的来进行试点,最大限度的求得企业职工的支持,要让他们明白早改早获得出路,越晚改越被动。”
“我听我一个表弟说的,他在省委办公厅,听说宁法书记对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很是不满意,有意要调换一批党政主要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宁陵市也列在其中,舒市长刚刚当选有一个多月。不可能让他走吧?要走只能是祁书记走了,何况祁书记在宁陵也有四年了,按理说也该动一动才是。”骆育成也不隐藏什么,径直道。
赵国栋也是侃侃而谈,在这种氛围下,他的口才越是能够发挥出来,我们不能因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处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方面的东西可能带来矛盾和冲突就停步不前,而是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小这种改革对社会带来的震荡,促使改革开放能够在一种相对平稳渐进的方式下进行。云达,下一步我们西江区的企业改制也将拉开序幕,你在研究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倾听企业职工的意见,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改制方案,尽可能地保护职工们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宁肯牺牲部分国家和集体利益,也不能让职工个人利益受损,尽可能地减轻企业改制对职工以及整个社会的冲击。”
‘嗯,也有这种可能,只是祁书记要走会是肯定的,但是什么时候走,却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走了,谁来?”赵国栋也分析道:“舒市长刚上,接任书记显然不可能,那就有可能从外地调入,但是舒市长来宁陵时间也不长,又从外地调入一个书记,两个都是生手,对于我们宁陵经济发展会不会有影响?这一点难道说省委就不会考虑到?”
“这都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旧有格局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秩序逐渐被建立起来,原来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都会渐渐被淘汰,这也就使得生活在这个旧体系之下的不少人难以适应这个变化,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也是,但是我那位表弟说得很肯定,他的消息素来灵通,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宁陵是列入了可能要调整的范围,当然这也只是说列入了调整范围,具体会不会调整,估计也要到省人代会以及全国九届人大结束之后去了。”骆育成也对这个消息有些怀疑,但是自己表弟在省委办公厅中很有些人缘,这方面消息历来十分准确,不由他不信,所以他才会想要提醒一下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