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厚积薄发 第十节 省委书记的考虑
“应书记,做强县域经济是我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之外的另一大战略,宁陵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加快步伐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避免农民外出务工造成本地农村空心化,都有着巨大作用。”赵国栋见自己策略奏效,马不停蹄的开始自己的第二轮游说:“宁陵下辖七县二区,除了两个区之外,其他几个县距离宁陵市区都不算太远,我市提出的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就是希望能够将七个县与宁陵市区经济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城市资源来促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巩固和推进宁陵中心城市建设,而这都需要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来保障和实现。”
“三个项目?国栋,你这三个项目规模可都不小啊,城市污水处理中心我觉得可以考虑,毕竟这是涉及民生方面的项目,利国利民,但是你提出的交通项目,是不是一下子就要上这么大规模?三个子项目,说是子项目,怕是每个子项目投资都不小吧?你们财政承受得了?”应东流微微摇头,目光悠远,“至于东寨机场,我也听说了,去年你就在四处吹风,要上机场项目,怎么今年就要打算落实,是不是有些性急了些?对于宁陵来说这个机场意义真的很重大么?我看未见得吧。”
“所以你就觉得你们今年需要加大在交通上的投入?甚至不顾中央的政策调控?”应东流刺了赵国栋一句。
赵国栋没有绕圈子,在这位省委书记面前说些小话,放烟幕弹都没有意义,还不如径直将话题挑明:“宁陵今年确定了三个大项目,一个是宁陵东寨机场4D级机场项目,一个是全市半小时经济圈公路交通项目,另一个是宁陵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项目,实事求是的说,这三个项目要说规模都不小,东寨机场投资规模在十到十二亿之间,半小时经济圈公路交通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我们设想分三年完成,今年第一年,将有三个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的子项目,这总共也涉及到几个亿的投资,加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总投资一点五亿元,这三个项目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加强我市城市竞争力,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应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那也是您刚才教导我的,宁陵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就必须要加大道路改造,我们设定了三年时间完成,今年是第一年,您不能让我们第一年就放一空炮吧?”赵国栋陪着应东流缓步前行,“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上只要是符合发展需要的,都应该放行和支持。”
“应书记,我个人理解,中央发出的调控信号虽然明显,但是在范围上却有些模糊,我注意到几个会议上有关领导提及了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地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这一系列问题,却只有部分细化到了具体行业,比如提及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钢铁、小炼铝、小化工、小水泥、小煤矿等产业,也提及到了局部地区过热的房地产行业,我觉得在这方面进行适度调控压缩很有必要,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怎样来对待还有待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那你的意思是你们这个东寨机场也属于此列?”应东流背负双手站住脚步,“机场项目历来控制较严,就算是中央今年不调控,只怕也很难获得批准,再遇上今年的气候,我看你们这一关过不了,国栋,为什么你这么执着于机场这个项目呢?既然你这么执着于机场项目,我想你也应该做过一些调查,支线机场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各地市财政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你考虑过利弊得失么?”
赵国栋意识到看来应东流也在这方面收到了来自中央的政策调控信号,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自己要想说服对方就将是一个艰难的舌战历程。
“当然考虑过,应书记,您看您有没有时间,我想把我们宁陵市委关于我们宁陵市的定位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像您做一个详细汇报。”赵国栋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功的吊起了这位省委书记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向省委书记推销宁陵规划的最佳机遇。
“所以你们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大举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已经停住脚步的应东流不动声色的反问:“国栋,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你要看清形势,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有大局观,更要有冷静理智的分析判断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