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剁爪子(完)
“杨公公?”一直跑神的徐善瑞这才怔了下。
徐善瑞百思不得其解。
中年书生又解释说:“李大人年龄到了,又并无强硬后台,此时只虚应故事,熬过了最后一两年的功夫,安安生生退下去也就罢了。这样子的人是不会轻易掺合入漩涡之中的,对于他而言,不管是东主这里出事,又或者上面出事,都不是他所乐于看见的,他唯独求个安安稳稳……”
自己不过一介四品官,这个官位在地方虽是封疆大吏,但在京中,却连参加朝会的资格都没有,他就是想得罪杨公公,又从哪里去得罪?
徐善瑞示意继续。
再换个角度说,他背后立着湛国公府,并不是什么寒门小户出来的文官,宫中的太监就是想伸手想拿住他,也要想想湛国公府的反应,要什么事没有对方偏过来撩拨,这岂不是吃饱了撑的嫌自己活得太久?能做到秉笔太监位置的宦官,又岂会这样没有成算?
他知道许多过去的有关昭誉帝的事情。
但如果再结合邵劲最近的举动,那么这二十开外的人选一下子就可以缩短到一掌之中。
而现在的,昭誉帝的那些事情,知道的就只有冯德胜,以及那个还能进出西宫的——怀恩伯家的庶子。
对于天子座下高官云集的京城上来,上边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若要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这其中只怕一双手加一双脚的指头都数不完全。
既然不是真刀实枪的干仗,那当然要留个名号,好叫那被提醒的人知道这提醒到底是来自哪一方的。
中年书生思索说:“李大人所表达的,未必全是他自己的态度。”
这样的疑惑一直持续到这天的晚间。
“没错。”徐善瑞轻轻点头,“若说是示好,为何语气这般糟糕?若说不是示好,那为何特意将这件事点破了叫我知晓?”
杨氏一边伺候着徐善瑞更衣,一边与丈夫说些细琐的小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友民布庄上头。她先是将那出现在仙客来的以太监为首的几个人略提了提,接着又提到友民布庄幕后接手的也是这太监背后的人,这就将两者归做一类,而后她才委婉说:“老爷,这涉及到杨公公那边去,我父亲和弟弟只怕不好说话,那布庄要大不大,要小也不小,杨公公一下子全拿了,许多关节上只怕也搞不是很明白,您如果可能,就向杨公公提提,说杨公公刚正不阿,我父十分欣赏,我娘家愿意直接让出三成利来……”
“蹊跷?”中年书生将那形容词给补全了。
徐善瑞点头不语。
徐善瑞自分析出问题之后便着手调查,并未花太多的功夫与时间,他就找到了那自上面伸下来的手。
中年书生肯定点点头:“学生是如此想的。不过究竟是哪一方出了问题,还须东主再做探查。”
司礼监秉笔太监杨公公。
徐善瑞这时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李大人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上头对我不甚满意?他一面提醒我,一面也迎合上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