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见龙在田
其实也可以说,仅仅是设计和想像,如果不是出于李一鸣之口,换别的任何一个孩子,大人们能让他讲完就算不错了。
虽然不知道李一鸣这随口算的对不对,可听起来就是那么爽!
“另外,山体也可以往里面灌海水,这个是可以补充地下水的,你这里灌下去,不知道哪边就冒出来了。”李一鸣补充了句。
“......”
“这是说水怎么用怎么出,那边要进的水也要注意要有个网,拦住一些杂物,当然,这个都不是很难,......”
“不是很难....”周正喃喃复读,又仰头想了一会,再长长呼了口气。
“我只是说沿线走,可没说一定要跟着山高低跑,有时可以从外面绕,反正用的是软管子。”
“哦....也对....”周正估算着工程量,老头口那边大一点,别的地方似乎真没多少。
“而且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放水,缺水的地方放,其实这边高山上都是缺水的。长城北面隔十几公里修一个长渠,你知道那边都是山对吧?”
周正又点头。
“修个分级的水池,这很容易,然后海水从这里分流下去,这就不用管道了,天然地势,重力会让水往下流,在往外挖一个湖,这就可以存水了。”
又是个伟大工程轻松实现,这真是可怕的知识量,难怪大家都不愿意他离开,只靠李建国也没办法得出这么完美的方案。
周正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长城了,当然,他爬过八达岭,也到过娘子关,印象中的那些根本不可能是李一鸣所需要的精确数据。
只记得山都是几百米高的,长城也是曲曲折折在山顶修建,长得看不到头,有时只看到山头上高高的烽火台,然后登上去之后,发现又有一段。
根据对一鸣的了解,他也是没到过长城。
这些计划完全都是全凭那大胆的设想。
李一鸣随手收起竹条,“天冷后盐会析出,分级池也要考虑晒盐的功能。虽然方案很大,但实现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只要去做就好了!”
“你刚才说一天多少?”
“那得看堤怎么修了,消防水带过水是根据水压来的,水压大一小时可以三十吨,小的时候十几吨,估算一下一条水带,一天就是五百吨,水是一立方一吨,海水轻一点也差不多,需要多少就弄多少带子。”
一天几万立方?
这就是一个小二型水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