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曲线救匈奴
吴宗年朝着东方拱手:“伐谋、伐交,该做的事,典属国与宗年已尽力,接下来,就看三军将士伐兵了!”
离开右贤王领地时,吴宗年才用他宽大的袖子,擦了擦已经湿润的头发。
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
今日,吴宗年做成了能与子贡比拟的事业,这是他此生之愿啊。
吴宗年看向手中旌节,自嘲道:“也算对得起所持汉节。”
而看着右贤王庭那些怀里抱着婴孩,远远好奇看着他的匈奴女子,吴宗年不由想起了自己的胡妻和那个早早死去的女儿,心口一阵阵发疼。那将是伴他一生的噩梦与愧意,今日来此游说,不单为大汉,也为他眼中的无辜者。说服右部放下干戈,能让几万户帐落的普通匈奴人免受刀兵吧?
吴宗年将皇帝那恩威并施的诏书念给右贤王听,汉朝的条件一一开出,诸如右贤王降汉,送质子入长安,四年一朝贡等。
有的条件右贤王一口答应,有的则讨价还价,诸如立刻举起反旗,配合汉军进攻单于庭,则推脱拒绝。
断断续续谈了一下午,双方勉强达成同识,右贤王才叹息道:“吴先生。”
“当初我以为,你是一位国士。”
右贤王看着吴宗年:“你确实是。”
“这算不算‘赎罪’呢?”吴宗年默默想着,在右部众人仇恨的目光中远去。
只可惜他能力有限,右贤王其他事满口答应,但加入汉军,向东袭击匈奴本部,却推脱不愿,看来这厮还想观望一番,毕竟汉军虽来势汹汹,但胜负真说不准,李广利当年不就败了么?
吴宗年使尽浑身解数,也只能说服右贤王向南退却,让傅介子的西路军穿过右地,挺进燕然山北山口。
在长安的计划里,这一路不是主力,而是用来堵截匈奴溃兵的偏师,赵充国和任弘希望能在匈奴部众所在的余吾水、郅居水一带决战,而走投无路,向西溃逃的单于残部,将会一头撞到傅介子和乌孙人的网中。
右贤王不信任他,他也不尽信右贤王,居延一带的两万余汉军也会盯紧右部,以提防他欺骗汉军,掩击傅介子后路。
“是大汉的国士。”
“右贤王很快也要成为汉臣了。”
吴宗年先是一愣,再揖道:“宗年希望能早日与西匈奴单于,在长安相会,用美酒代替刀刃,共述两邦之好!”
……
右贤王还是怕有人恨吴宗年追杀他,造成误会,派了儿子亲自送吴宗年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