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
“而一旦西域有失,匈奴必与西羌勾结,夹击河西,到时候四郡将永无宁日。而一旦河西四郡失,匈奴必将复振。”
“只要击败匈奴,让南北两道通畅无阻,西域绝不会给大汉带来负担,若是经营好了,更有源源不断的利好!”
任弘没能得到回应,有些尴尬,只能自己圆上话:“眼下大汉在西域的驻军和控制的地域,已比孝武时更大,若再如过去那样,只派一个使者校尉监护,恐怕管不过来,职权也不够,或会重蹈赖丹之败。”
“大汉的丝绸在葱岭以西十分畅销,可以换来宛马、黄金、香料、琉璃,所得必多于所失……”
赵充国抬起眼,点了点头,却未发一言,又继续一个字一个字读任弘奏疏去了。
“西安侯之言有理,我曾做过天水郡司马,你所说的无凉州,则三辅危,极对!”
否则东汉时凉州可弃,大清时新疆亦可弃!按照后世一些人极端的看法,整个西部省份,大半个中国都可以扔掉了。
眼看范明友有些说不过任弘,左冯翊田广明却接了过去,他是郑县人,说话时河南口音极重。
得从战略和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疆域里那些“拖后腿”的地区,这才是真正的全局观!
大汉是关中本位,在战略上,凉州、西域,显然比幽州乌桓更重要。
听到黄金两字,田延年微微眯起了眼。
任弘看向仍在细细读着自己奏疏的赵充国:“后将军家居令居,应该十分清楚,孝武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时,西羌在西域与匈奴沟通,约好南北夹击大汉,羌人合兵十余万,共攻令居。遂围抱罕罕。汉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将击平之。羌乃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
于是任弘道:“左冯翊之言有理,这也是西域只设都护,而非郡县的原因,西域城郭诸国可安缉之羁縻之,却不可直接派遣官吏。而设置西域都护府的初衷,就是为了给朝廷省钱!”
此言听得厅堂内众人颔首,本来就支持开拓西域的韩增忍不住出言称赞。
他也欲争取管着国家财权的田延年,笑道:“大司农,哪怕从河西发兵去西域,也是千里迢迢,耗费数千万,上次是楼兰,这次是渠犁,都差点赶不及,这是朝中对经营西域最被诟病的地方。”
他伸出双手做了个比喻:“故于大汉而言,凉州与幽州,譬如左右两臂,岂有冬日严寒,只管右手暖和,却让左手挨冻的道理?左手糜烂,必绵延至左胸心腹,无凉州,则三辅危,恐怕会同孝文时一样,连京兆都能望见边警烽烟啊!”
“而若是在当地置长吏,有统领西域诸邦兵马之权,再遇到匈奴围困吏士,直接发诸国兵解围即可,如此免去士卒疲敝,又能给朝廷省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