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阙 > 第371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371章 要想富先修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今大贵全成了泡影,远放异域,侥幸被赦免做了小小道长,只有做事才不至于心中悲苦。

在舔大汉上,谁能跟鄯善王比啊?本始元年正旦大朝,西域三十六邦君主朝贺长安,独以鄯善王为首,连座位都离天子更近,最为受宠。

但黄霸却不后悔,更不认为自己有错,他有时会怀念孝昭皇帝在时,那会不管是颂扬孝武,还是抨击孝武,朝野中什么话都能说,盐铁之议里贤良文学和大夫们各抒己见,也不见有人被以言处刑。

据任弘所知,文忠是这么劝伊向汉的:“楼兰侯在侍汉勤勉恭敬上,与鄯善王相比如何?”

不过黄霸却没有怪皇帝,反而将问题归咎于执政者身上。大将军最初是推崇休养生息的,杀上官桀专权后却露出了本来面目,用法深,俗吏严酷以为能。天子也被蒙蔽架空,甚至得迎合大将军之欲,太阿倒持,朝廷里已容不下第二种声音了。

任弘颔首,对黄霸做这楼兰道长彻底放下心来,赞道:

于是楼兰就这么内属了,这几年来汉地戍卒往来楼兰甚多,民间多有通汉话者,设县道的条件已经成熟。

“冉求曾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楼兰三年内必将大治,黄道长真乃西域冉求也!”

一通游说后,伊向汉开始相信,献地内属,将楼兰交给大汉,换取自己得一个归义列侯封号,去长安享福是最好的出路。

大将军霍光看人确实准,用起人来毫不含糊,这黄霸虽然头铁反对为孝武立庙号,政治敏感不太行,但胜在基层经验丰富。若是朝廷派一个酷吏来,重法绳于楼兰,激化矛盾,反倒会闹出事来。而黄霸行事温和又不乏精细,润物无声中慢慢治理楼兰,真是绝佳的人选。

文忠自从在上次战争里帮了吴宗年后,便入了任弘的眼,是他点名带来西域的三名佐官之一,另两位则是吴宗年,以及多年前举孝廉,在朝中为郎的敦煌人索平。

那群贤良文学八成也与黄霸想的一样,大汉的体制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问题会归咎于执政者,就算没有大将军,也有丞相、御史大夫背锅。除了孝武那种喜欢亲自下场拉偏架手撕异见者的皇帝太拉仇恨外,天子只要聪明些,完全能置身于外,永远圣明。

正因如此,去年秋天,任弘当上大都护后,便立刻派遣长史文忠,哄得楼兰侯伊向汉献地内属。

这也是任弘提议让刘病已为孝武立庙的原因,成就了皇帝的孝顺之名和大宗嫡曾孙地位,反对派的怨言诟病却让霍大将军背了。

然后就晓之以利害,警告楼兰侯,楼兰本就属于鄯善王室统治,傅介子刺杀安归后才分出来。再这样下去,朝廷会越来越喜欢鄯善王,迟早会将楼兰划归鄯善,到时候伊向汉将如何自处?

任弘遂故意道:“以黄道长之才,郡守亦有余力也,更别说区区楼兰,真是可惜……幸有圣天子明察秋毫,知人善任,为我送来一位好帮手啊。”

而文忠再拜贺曰:“忠亦以为楼兰侯不如也。”

这话戳中了黄霸的心病了,“丈夫当为两千石”,是他当年任阳夏游徼期间,就立下的夙愿。有一次与相士一同乘车出游,见民间一个巫氏女,那相士说,此女之夫必将大贵,于是黄霸信以为真,娶之为妻。

伊向汉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