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只候功成朝北阙
他在礼法上是孝昭和上官氏的继孙,做孙子,就要有孙子的样。
“如此一来,至少两三年内,我便有理由不必纳嫔妃入宫了,仍能与平君过一段寻常夫妻的日子。”
刘病已不像刘贺,他尚在襁褓中就遭受过社会毒打,十多年来始终在他人屋檐之下,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
……
“绝不能比大将军高!”
大将军可能不喜欢他,若表现不佳,或许他也要让位,再立一名更年幼、更听话的新皇帝。同姓的诸侯王们不喜欢他,比如那广陵王,或会认为他夺走了本属于自己的皇位。黄门与宫女们也不喜欢他,觉得他和婕妤来自民间,不像真正的皇帝……
刘病已召来博士请教,老博士们告诉他,所谓不言,并非三年一句话不说。而是对丧事无关的事情做到一律不谈,尽可能地保持沉默。即使不得已而“言”,也要做到言而不语,唯而不对。
对霍光严惮如此,因为今年太不寻常了,孝昭皇帝在儒生叩阙请求归政后忽然驾崩,刘贺继位七十二天后直接被废,他这个从来没人注意过的皇曾孙莫名其妙地继位,身陷重重危险之中。
他如获至宝,一言不发,听命冢宰,而莫之违,这不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法子么?不服丧,也许朝不保夕,服丧虽苦了点,却至少能保三年平安。
霍光的气势压得新帝几乎喘不过气,直到他下车,轮到张安世从骖乘时,刘病已才暗暗松了口气,额头已是冷汗津津。
而到了下午,任弘一行人在城中邸舍沐浴后,已在执金吾护送下,朝未央宫北阙进发。
幸好他有自知之明,在从简的即位典礼上,始终谦卑恭顺,刻意弯着腰,双手从霍光手里接玺,只告诉自己一件事:
刘病已只不知,当初王吉也用这句话力劝刘贺,可刘贺却觉得此法太过笨拙,结果七十二天就下台了。
虽然大将军面上和蔼无奇,可面对这位已经废了一帝的权臣,刘病已仍感觉若有芒刺在背,刺得他隐隐作痛。
这是他心甘情愿为孝昭服丧的第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刘病已还有一个不能为人言的温柔理由。
刘病已谒高庙的日子是在十月十五,那是刘病已第一次与大将军独处,霍光从骖乘时,刘病已小心翼翼,好似他才是臣,而霍光是君。
他看着举案齐眉,为自己添饭的许平君,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