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我有一剑(上)
刘询向东一指:“东方是何处?”
可如今,霍光不在了,虽然宿卫武装多在霍家人手里,但……
他与刘德争执之时,刘询却只是静静听着,忽然道:
上官澹心思已定,但形势比人强,霍夫人渐渐失去了耐心,语气已经不再是请求,而是威逼了,若是上官澹拒绝,外面的任宣等人恐怕会再度入内,翻脸夺印。
“朕不会留在建章。”
若是输了,她就要跟他们一起万劫不复?
辛庆忌大喜,而刘德大惊。
“臣率羽林骑百余人,为陛下讨之,驰入步兵校尉营中,夺其兵权!”
“我早先听人说,未央起了火,今夜恐怕难以消停,皇后也别回未央了。”
随驾在建章宫的宗正刘德却以为不妥:“步兵营多为河东子弟,曾为大将军抬棺,与王汉皆是霍氏死忠,而反观我方,羽林卫刚刚易旗,也人心不定,太危险了。不如固守建章宫,等待西安侯增援。”
这就没办法了,上官澹只能用印时故意偏了一点,但又觉得无济于事,不免悻悻。转念一想,在将诏书交给任宣后,却热情地挽留起了霍氏母女。
他们对任弘,总是有迷之信任。
退一万步,即便赢了,霍家再废立一次,她不过是从太皇太后,变成太皇太太后,再涨一个辈分。
“但也不会‘北狩’茂陵。”
而外头的西安侯任弘,可比吕后死后率先起兵的齐王可怕多了,赵充国、傅介子等则如绛、灌,张安世、苏武等如陈平,上官澹不觉得霍家能斗得过这些人,哪怕得逞一时,一旦在外的将军、诸侯举事勤王,也终会败亡。
辛庆忌一愣,那要去哪?
“诸霍不如诸吕远矣,焉能成事。”这是上官澹对亲戚们的评价。
但霍家有任宣拿主意时显然不会这么蠢,诏令已经让门客文人拟好了,只需要太皇太后盖了印即可。
接下来的事让刘德坚定了这想法,刘安民来报,说乐平侯霍山将虎贲营抵达建章宫东门,围住了高大的别凤阙,外头的敌人兵力顿时加倍。
上官澹却是想起当初任夫人瑶光入长乐宫闲谈时,说起任弘在西域写藏头诗给吴宗年之事,她或许也可以……
辛庆忌以为,若是久待反而会为贼人所围,不如由他带人进攻步兵营,冲开一个口子,让天子脱险,去北方茂陵县调西安侯的三河卒平叛。
于是她做回了那只在霍光面前听话的小兔子,笑着抚着外祖母那双老手:“外祖母勿急,我这就下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