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摩叶上师至百越
看着前方茂密的山林,甘煜笑着对摩叶上师介绍道:“穿过这片山林,就到了百越诸部之地。百越是我大秦对这篇地区一众部族之称,他们并不是一个国邦、一个部落,而是一群部族。”
“前方便是百越部族中的越裳部之地,这越裳部也是与我大秦交好的百越诸部之一,在很久前便生活在此,我们过去后会遇到他们。”
听甘煜的介绍,摩叶上师和随行的僧侣都生出好奇、兴奋,以及期待,这越裳部明显是个他们以前未接触过的部族,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向其传播佛陀的妙法!
这是片蛮荒的土地,但也是一片未曾开发的传佛沃土,如果能让此地之人也学佛信佛,聆听佛陀的妙音,那该有多美妙?
看到这些耽摩栗底人脸上的神情,甘煜哪不知道这帮僧侣在想什么,定是在想给百越人传佛。
欣喜的是这波大考后,大秦将又有一批人才可用,郁闷在于天下间其实能人贤士不少,可他们以往就是不想给大秦做事,宁愿空置一身才华,也不愿为他和大秦所用。
现在大秦发生了变化,这些人便主动跳出来为大秦所用,证明以往的大秦确实在天下间不太得人心。
要是按咸阳大考这种模式再进行几次,迟早会成为大秦的惯例,变为大秦版科举。
第二届咸阳大考声势虽比第一届更大,但李念并没太关注,因为第二届人数虽多,可章程规定都是按他设计的第一届在做,他只参与了最后的各榜前十排序。
三月份,六英学宫迎来了第二批新生入学,这一次入学的新生依旧是从老秦人中选取的数百位适龄稚童。
甘煜心中也生出些许好奇,很想知道当耽摩栗底僧侣给百越人传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请问甘煜施主,此地距离大秦还有多远?”
摩叶上师并未忘记,此地的百越部族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大秦国才是,他们从耽摩栗底远道而来,是要将佛法传到大秦国,不是要传给此地这些蛮夷部落。
当然,如果能顺手做成,摩叶上师也并不介意做一做。
甘煜道:“从此过去,经过雒越部地,再经过西瓯之地,向北而行便可入我大秦之境。以甘某估计,一个月内应能赶到大秦!”
李念对六英学宫的计划是五年学制,五年后,除其中表现极为优异者可继续学习外,其他稚童将会毕业,被分配到各个需要他们的职位上。
这都是很聪明的孩童,可惜生在这个时代,他们中很多人注定没办法像后世的学生一样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
因为大秦现今的状况不可能给他们这么多时间在学校里学习,除非才智的确极其优秀,否则他们在学宫学习的时间只有五年,便要被安排到大秦需要他们发挥作用的职位。
李念对他们的期望很高,希望在这五年里,他们的学识水平能达到后世初中生,甚至摸一摸高中生境界。
四月,经过数月的赶路,甘煜等人终于带着耽摩栗底使团到达了百越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