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朕为你二人赐婚吧!
这一对抗便是数年。
好多州府已经提前加征了三十年的税。
其中明目,许多都是离奇可笑。
要不是先前有镇国长公主以及永安王打下一部分的基础,这南陈江山怕早被他们毁于一旦了。
如此情况下,也不是没有一腔热血报效家国的仁人志士们,奋发而起,反抗皇后、反抗殷家。
可殷家太过势大。
安国公是历经三朝的元老功臣,如今虽已不多主事,但在满朝文武心中,却是颇有些分量。
他这般一提,大殿中所有官员的视线不由地全朝着皇后扫去。
永安王战死之后,南陈帝将朝中事务渐渐交给皇后,逐步放权。
再加殷太师前朝配合,殷家掌控国库、官员任免、赋税上的大半权利。
如此情况下,南陈帝又对皇后颇多宽纵,徇私枉法是常态,整个南陈朝堂,几乎已经是殷家说了算。
稍有苗头就被殷家按住,剿灭。
多年下来,竟是无一人能与之抗衡。
直到几年前,一直养在别宫的南陈帝另一子陈玄瑾因救驾有功,还附有祥瑞,被迎回宫中,封为晋阳王。
许多忧心家国的大臣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靠拢扶持。
如此朝堂很快分化为两方势力。
可谓顺殷者顺,逆殷者亡。
近三五年,皇后愈发变本加厉,纵享奢华,兴土木以满足自己和殷家的私欲。
国库的银子不够就加征税赋。
税赋不足,各州府官员为了讨好皇后便较劲脑汁搜刮民脂民膏,每年做生辰纲送与皇后。
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财政早已乱的理不出,国库更是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