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就算是民兵,也根本不是这些地方社团能够扛得住的。
毕竟任谁上来不说,直接箭矢洗地,一个月几百文,玩什么命啊!
所以让那些士族门阀难以接受的一幕出现了。
明明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可却始终没有出现大乱子。
而且村集体制度的出现,也完全杜绝了宗族的出现。
而且因为太平道内部开始修建大量直道的缘故,导致扬州各地的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因为是农村集体制的缘故。
所以农村往往能够调动大量的人手。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如此一来,百姓忙着种地、工作甚至赚钱。
士族?
只是比其他人有钱而已。
太平道规定,每户人家,不得雇佣超过人家数量三倍的家丁人数。
换句话说,像以前那样一户人家不过二十几口人,却有着上百位仆役,上千名佃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哪里有什么时间去造反?
造反?
也要有人愿意跟随你才叫造反。
否则只是地方社团。
而以太平道的军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