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章 人才的安置问题
这些人要么文采斐然,要么别具一格,要么随性洒脱,要么悍勇异常,但无论是谁,这些人身上的朝气都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的独孤渐明也是。
李二收回了眼光,见颜白也来了,正在自顾自的倒茶喝,笑道:
“墨色,刚才我和无功先生说了,如今楼观学已经有近七百人走到地方,担任县令、县丞、主簿和御史。
但这些人相比楼观学的学生基数,实在太小了。
独孤某也来了书院,他不是随李二一起来的,他是以祈福的名义来的,来了之后也没有祈福,就一直呆在书院。
捐了好多书,跟先生讨论学问,然后上演了一场和皇帝的不期而遇,他的目的就是来看独孤渐明。
来看他“押的宝”对不对。
这世间哪有什么巧合,只不过都是蓄谋已久而已。
看着气宇轩昂的独孤渐明,看着他身穿洗得发白又干净利落的衣衫,李二对这个孩子心生好感。
你也知道,不是地方不需要官员,而是很多地方没有人,不值得派官员去,所以,朝廷的科考取仕都是择优而取。”
李二看着颜白道:“那这些没被选上的学子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颜白想了想,忽然发问道:“陛下,难道读书的意义都是为了当官么?”
李二笑了笑:“不要把你在朝堂上的那一套搬到这里来,所以也不要把问题扔到朕这里来,朕不是御史,朕现在是在问你!”
没有骄横之气,也没有其余人见自己时候过度的表现欲望,如璞玉一样待在那儿,自成一方天地。
李二不免多看了几眼。
楼观学的眼光一直都很好。
从初始的颜白,后来的裴行俭、王玄策,紧随其后的李景仁、薛之劫、席君买,再到如今的独孤渐明。
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个能扛事的人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