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北伐初战,诸葛亮夺取祁山(6K)
曹魏不仁,何以言忠?
忠,那是郭淮马遵这等受曹魏厚待的官员才需要去考虑的。
祁山城的魏俘,对“回归大汉”的抗拒心理并不强。
一者是众魏俘对曹魏的高压统治不满,没有太强的归属感;二者是马遵这个天水郡太抽象,防兵吏如防贼。
这就不得不提刘备对曹一贯作风了。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只要曹操做的事,让官吏士民不满了,刘备就反着来。
嘲讽归嘲讽。
魏延也没忘记正事,唤来礼县县长贾坤,要贾坤劝祁山城的数百魏卒“回归大汉”。
能劝多少是多少!
冀县距离祁山城百余里,山脚还有个西县,想要不打草惊蛇,善用降卒是最妥当的。
“丞相大军尚需三日才能抵达祁山,我们是先取西县,还是先等丞相大军到来?”张翼按捺兴奋。
你要用错役制度和人质制度来强行约束官吏军民,那我就用仁义来让官吏军民归心。
作为刘备手把手教出来的镇北将军魏延,自然也深谙此理。
一阵对刘备的猛夸,让众魏俘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兵吃饭的,跟着谁容易活命,才是众魏卒最真实的想法。
忠?
虽说同为一郡太守,但魏延是镇北将军,也是这次奇袭祁山的主将,军事上张翼是要听命于魏延的。
魏延只是沉吟片刻,就有了决定:“兵贵神速!祁山城外,未必没有暗哨存在,倘若走漏消息让西县提前有了准备,城门一关,你我无法破城。”
这次奇袭祁山本就带有侥幸,魏延和张翼也只带了两千兵马为先锋,还都是轻装简行。
别说攻城了,但凡与魏军对峙日久,魏延和张翼都得因为补给不足而退走。
如何在有限的补给条件下尽可能的完成奇袭,才是此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