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章 洞察如神决策定

第三章 洞察如神决策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苑君璋来前,刘武周已和他有过商议,出兵兵数、何时能够出兵、刘武周方面可以负责何处战场,这些事务,他们都已有决议。故此,他与李善道就此些方面的商讨,进行得很是顺利。

商议了两天,各项事宜、细节,俱已商定。

定下了,一个月后,两边同时出兵,刘武周出兵步骑两万,自雁门南下,进攻太原郡;李善道部出兵步骑三万,自河内北上,攻长平、绛郡等地,同时分兵一部,由武安郡的滏口陉西出,试试能否攻入长平北边的上党,牵制上党的守军,使其不能北援太原,亦不能南顾长平。

双方约定,互通情报,互相响应,务必形成合力,以期一举破敌,奠定胜局。

三月中旬,这天下午,苑君璋带着李善道的亲笔书信及商定结果,离贵乡县,还雁门而去。

李善道大喜。

当天,召见苑君璋,李善道当面接受了刘武周所提出之“南北夹击”此议。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的过程,西汉时已有萌芽,然正式确立是入隋以后。杨坚设立了“五省六曹制”,五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实际的中央权力机构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内史省即中书省,杨坚避其父杨忠讳,改其名为内史。六曹,即六部。杨广继位后,於大业三年,改六曹为六部之名。

杨广对其父设的“五省六曹制”所做的改革不止这一个。

通过一系列的官名规范化、六部实权化、皇权集中化等改革措施,杨广使此制从杨坚时期粗糙的分权制衡,越发完善,为后世历朝历代的官制奠定了基础模板。

……

春意已浓,柳枝轻拂。

魏征代李善道送走了苑君璋后,返回汉王府,向李善道复命。

三省的长官,以尚书省的尚书令品级最高,正二品,因杨坚曾任此职,后不常设,以从二品的左右仆射为长官;内史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内史令、纳言皆是正三品。——纳言,即秦汉之侍中,也是为避杨忠之讳,改称纳言,前年,即杨广第三次巡江都之际,他将纳言改称侍内。

内史省的职能为参与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总揽六部,负责政策的执行。

刘武周政权之中,论以官品,被任为左仆射的杨伏念最高,但最得刘武周信任的,却非苑君璋不可。苑君璋是他的妹婿,身份不同,且其人虽然不识文字,天生有治政的才能,故刘武周常言:“君璋虽无文墨,然其智谋胜於千卷。”对他相当倚重。

不但身份不同,深得刘武周的信赖,苑君璋现任刘武周政权的内史令,并掌管机要,决策枢机,是刘武周政权决策圈中,除刘武周以外的首要人物。因而,在接受了刘武周“南北夹击”的提议之后,底下来有关具体的用兵部署与战略协同,李善道就可不必再使者来往,与刘武周细商,耽搁时日,而是可直接与苑君璋详细商讨。苑君璋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刘武周。

便李善道亲自与苑君璋密谈,确定双方各自所出之兵力数目、出兵的日期、进军路线,并及双方在开战前期,各自需要负责的作战区域,等等,确保“南北夹击”之策万无一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