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七章 令旨未至彷徨询

第七章 令旨未至彷徨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话到此处,不妨可多说一句。

李渊在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捕贼汾、晋间时,便已深知河东郡的战略价值,当时他的部分家属,就被他安置在了河东郡,由其长子李建成护之。李建成在此期间,潜结了好些河东郡的名族英俊。亦因是,李渊起兵后,兵马一到河东,河东的大姓家族就不乏投附者,并且河东郡县的隋官,也纷纷倒戈,归顺於他,比如河东令卢赤松、解县令柴静等,即其间之佼佼者。

李善道兵入河东地界的情报,在其部刚入境时,就飞快地传报到了蒲坂城外的独孤怀恩部中。

已於昨日,独孤怀恩紧急遣吏,奔往长安,向李渊禀报此讯,及请示应对之策。

蒲坂到长安的路途并不遥远,三四百里地,但需要渡过黄河、洛水、渭水等好几条河流,一来一回,加上报讯之吏晋见李渊、等候回复的时间,最快也得四五天才能收到回音。

却“刘、石严守渡口”,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奔流到潼关附近,因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在潼关附近形成了一处险要的渡口,便是鼎鼎有名的风陵渡。这个渡口被誉为“黄河第一渡”。从潼关北入河东郡,必由此经。李善道已遣刘豹头、石钟葵日夜兼行,夺占了此渡。

——歼灭窦建德一战中,石钟葵受了重伤,直到此次出兵前,他的伤还没痊愈,李善道原本是打算将他留在贵乡,但他坚持请战,言辞恳切,甚至在李善道面前,脱去上衣,露出伤痕累累的胸膛,声泪俱下地表示愿为先锋。李善道见其斗志昂扬,深受感动,终允其从征。

风陵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若是秦敬嗣不能牵制住潼关、永丰仓方向的王长谐部,一旦王长谐部渡过风陵渡,独孤怀恩就会得到强力的支援,是故李善道乃以刘、石两员悍将往扼。

刘豹头、石钟葵与董法律等一样,都是李善道在兴洛仓时投附李善道的。自投到李善道帐下,李善道待他们极厚,他们因亦以死力相报,屡立战功。方今在李善道军中,刘、石的地位稍不及董法律,但两人作战勇猛,也早已俱是一营之主将,并且在左右两军诸营中排序靠前。

新的这三道军令,也很快由杨粉堆遣快马,分别传往。

独孤怀恩仓迫之下,进退两难。

是分兵赶紧往阻李善道部前进?还是按兵不动?

如果分兵,根据斥候禀报,李善道部号称十万,实则兵力估计有四五万众,而他的兵马才两万多,又蒲坂未下,即便分兵,他顶多只能分出万人,恐难抵挡其锋芒;可若按兵不动,便就又只能眼睁睁地按着李善道部长驱直入,攻城略地,逼向蒲坂。可该如何应措才是?

从昨天接到情报,到今天这时为止,独孤怀恩与部属们再三商议,反复思量,仍未决断。

转向安邑的军令,传遍了主力全军。

遂乃全军转向,不再前往夏县,改以直指安邑。

……

安邑县城离夏县县城很近,仅隔三四十里。

如前所述,河东郡盐池的主要部分就在安邑县的境内,位处在县城的西南方位。安邑,即后世之运城,此县处运城盆地的东北部,地势平坦,控太原到长安的驿道,系为交通要冲,又因盐池之利,富甲一方,“河东盐利,天下所仰”,因故秦汉以来,这个县一直是河东重镇,长期都是河东郡的郡治所在,——不过近代,河东郡的郡治改在了军事地位更重要的蒲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