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君廓狡诈卖友
姜宝谊自引主力万余,长驱直进,径赴前方十余里外的王君廓部阵地。
李仲文引五千步骑从行侧后,既防李善道部突袭,又随时策应主力。
只且说姜宝谊所率的这路主力,其内的骨干力量尽是从李渊起兵的老人,打河东、入关中,所向皆下,仅在蒲坂稍微受挫,实是常胜之师,又都已知前边阻击的敌人只数千,且多群盗之流,由是行进间,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盾牌如墙,枪林似火,士气高昂,气势如虹。
急行十几里地,王君廓部所列的阻击阵地,已然在望。
见其阵人数不少,的确是如军报所报,得有四五千人,但亦如军报所言,旗帜不整,衣甲杂乱如秋后枯草,勉强列成的三层方阵中,插着一面“骠骑将军王”字样的将旗,复有数面“替天行道”之类的贼旗。姜宝谊令军士稍息,展开布阵,亲自策马至军前观察,看之稍顷,冷笑与从将说道:“此等乌合之众,何堪一击!传令三军,随俺冲锋,一举破敌!”
姜宝谊是沙场宿将了。
李渊起兵前,他就跟着李渊在太原剿贼,李渊起兵后,西河、霍邑等战,他又皆有参与,屡立战功,加上他性格刚强,因对王君廓,即便王君廓败了元君宝、元仲文一仗,他并无怯惧。
“李公,王君廓本部只三千兵,余则虞乡群盗,不值大虑。适斥候报云,其阵松散,显系仓促应战,意欲以虚张声势阻我军前行而已。俺意,你我两部两万精卒,若是合力,直捣其阵,必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之。其若溃散,就乘势追击,务必全歼,以扬我军威。公意何如?”
李仲文迟疑了下,说道:“王君廓可用之兵,只有其本部三千,我以两万之众攻之,固然胜算极高,可李善道部主力,根据军报,已将至蒲坂,如果他分兵来助王君廓,我军也许就将两面受敌。将军,仆之愚见,以我精锐径攻王君廓阵,此策可行,然为防李善道部援助,同时宜分兵一部,护我侧翼。如此,既可破王君廓,又可防李善道突袭,当得确保万无一失。”
“将军虑事周全,此策甚是!”姜宝谊刚烈,是个果决之士,不会拖泥带水,接受了李仲文的建议,当即决定便就做出,下令说道,“就集合你我两部主力,攻王君廓,分兵五千,护卫侧翼。李公,攻王君廓部,俺亲督之;侧翼护卫之任,就托付与公了。”
三四骑驰出王君廓阵,提着长槊,向着在列阵的姜宝谊部指点,一副挑衅模样。
姜宝谊侧耳听之,约略听到了这几骑的叫骂声,但并不为所动,只是冷眼相待,等到部曲列阵完成,而这几骑犹未退走,遂喝令说道:“贼子焉敢搦战!谁为本将取彼等首级?”
话音未落,一将应声而出,手持长槊,驱马疾驰,杀将而向。此数敌骑没有应战,胡乱射了几箭,转马回走。杀出这将是姜宝谊军中勇将,打宋老生时,随从李建成,便曾立下赫赫战功,他马快追上,长槊挥舞,险险将一敌骑挑落马下,余者惊惧,四散逃窜。
对面王君廓阵中,稀疏的箭矢射出,将杀出这将逼退。
因是昨晚已在桑泉休整过,将士并不疲劳,两人议定后,便不再另令将士休整。
先将各部将校召聚,将两人商定的计策告与知道,旋即姜宝谊就军令下达,命整备兵马,分为两部,一部随姜宝谊攻王君廓阵,另一部由李仲文率领,随从侧翼,以防不测。
诸将领命而去。
兵马齐动,战鼓擂响。
两部两万部曲在其各部将校的指挥下,跟随本部旗帜,就地以官道为轴心,散向两面田野,变行军队形为进战队形。甲士披甲,骑士上马。约用了半个时辰,两路人马调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