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清静经》出,净明钟成
书生听了,提神醒脑;武者听了,神采奕奕;老人听了,耳聪目明;孩童听了,精力旺盛;女子听了,心灵手巧;青壮听了,精神抖擞;中年听了,重振雄风;修者听了,茅塞顿开……
众生百态,皆在一钟。
山下修者循声眺望浮云山,面露好奇与敬畏;山上道人喜气洋洋,齐奔飞火殿。
炼器室内,熄了八卦炉。
摊开手掌,古朴铜钟自动缩小,乖乖落到掌心,仔细端详手中法宝,感受到其中磅礴能量,玄明满意抚须含笑。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前世时,他便对道家文化颇感兴趣,翻阅了众多道经,了解了不少传说,闲暇时曾游览老君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等道家名山。
此生入道后,玄明记忆力格外清晰,前世道家经典仿佛印在脑子里,只是第一次不能随意使用,需要碰到机缘,也就是触发才能在此世显化。
“从今往后,你便是净明钟。”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内外无物,心神净明。
眼下便是契机,他福至心灵,才能将写出这本《清静经》,跟昔日初次与阴山之主交手时他修成太乙救苦天尊法身时能够诵念出《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一样。
这般际遇令玄明对这口钟更期待。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冬去春来,浮云山冰消雪融,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八卦炉内待了八十一日的法宝终于出炉。
钟成之日,天光破晓,整座浮云县的大小钟自动响起,百钟齐鸣,震耳欲聋,一股清和之气自浮云山上迸发而出,直冲霄汉,千里生祥云,万里传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