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依法治国,以德治民
他伸出右手,食指在空中轻轻划过,仿佛在勾勒一个王朝的兴衰。
“王朝初期,百废待兴,民心思安。初代帝王,往往以儒家的仁政德治为核心,与民生息,恢复生产力。如此,方能赢得民心,巩固统治,例如汉初的文景之治。”
肖离略微一顿,眼神深邃,像是在回忆历史的长河。
“待到王朝发展中期,国力强盛,帝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开疆拓土,征战四方,此时,社会矛盾加剧,民风不再淳朴。为了维护统治,帝王便需要严刑峻法,以法治国,重用酷吏,以法家思想来加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疏导这里,肖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低沉。
不过,现场也有人不认同肖离的见解,但第一时间没人站出来。
于是殿内一时寂静,众人细细品味着肖离的话。
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率先打破沉默,拱手道:
“肖离小友此言差矣。法家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未免过于苛刻。如此治国,长久以往,民心何安?”
另一位学者也附和道:“正是如此,儒家以仁治国,方能教化民众,使之向善。法家严刑峻法,治标不治本啊!”
莫离大师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抚须微笑,转向肖离问道:
“肖离小友,你方才所言,引人深思。但如此说来,岂不是法家的治国理念更加先进?然而,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在明面上更加推崇儒家,这又是为何?”
肖离闻言,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回答了起来:
“大师所问,正是一些人容易陷入的误区。法家之治,如同猛药,可迅速见效,却也副作用极大。儒家之治,如温润之水,虽缓慢,却能滋养万物。”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众人,仿佛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观察众人的反应。“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血与泪的洗礼。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百废待兴。此时,若施以严刑峻法,无异于雪上加霜,只会激起更大的民怨,导致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