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孟怀仁抚了抚胡须,似乎已经能看到,明年春闱状元出自自己门下的场景了。
真是想想都觉得开心!
像孟怀仁和孔渊这样的大儒,自己的成就已经算是达到顶峰,很难再有突破。
但若是能教出几个惊才绝艳的徒弟,那才能算得上是此生无憾!
其他人纷纷将羡慕的目光投向寒澈,那可是国子监呀!
好家伙,自己在家自学都能考出个解元来,他们这些花了大价钱请夫子、上书院的算个什么事儿呀!
珍娘忍不住联想到现代那些鸡娃的家长们,莫名有些想笑。
看来真正的天才,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赋。
资质不够的,使劲砸钱也不见得能砸出什么成绩来!
孟怀仁眼神微亮,“这个月国子监倒是还有两个入学名额,不知寒公子有没有兴趣进国子监就读?”
多少文豪、大儒汇集的地方,要是能进国子监,高低也能考个举人。
像孟行、寒澈这种本就已经在乡试中名次靠前的举人,若是再去国子监进修一番,明年春闱进士,基本上是十拿九稳了。
孟行见寒澈迟迟不说话,这才反应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道。
他对这个寒澈很是欣赏,之前观他的文章,就觉得此人才学不凡,更可贵是认知深刻,文章不浮于表面。
一点都不像其他人的诗文那般,看似花团锦簇,实际上毫无内容。
原本他猜想,能做出这样文章的人,应该年纪不小了,不然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没想到,寒澈竟然如此年轻!
这样的天才少年,他怎么能忍得住不收归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