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主次矛盾
把条件开诚布公的谈好,羌人缴纳血税,派人服役,那一切都将如过去那样。
在边郡,汉军强势,在汉军主导之下,反而各部诸胡大小部落都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打仗才能抢多少?
如果不是天灾,或别的原因导致活不下去了,大多数牧民也不想离开妻子,外出打仗。
赵基现在主要想要收拾的是太原人,匈奴、羌人这里谈判的条件都可以放宽松一些,自然不难达成。
而代价无非就是缴纳血税,分出一部分人来效力。
此前匈奴各部与羌人长期对立,羌人再擅长防守,也守的很辛苦,大量劳动力要投入军事。
生产力不足,要养活的人口不减,生活物资匮乏,自然都是贫困状态。
每年派三五百人去服役,却能换来整个部族的稳定生活……这个选择并不难。
匈奴与诸羌,以及乌桓、巴人,都有类似的传统。
就这样,刘协不知疲倦,在城上待了大半天。
他实在是费解,还打生打死、被赵基阵斩三千人的匈奴,怎么投降的这么爽快。
整个绛邑城外,完全就是一种他难以理解的逻辑在运转。
他身边的司马防、伏完自然是理解的,可都不怎么情愿说明此事。
对羌人来说,这些部落首领不需要什么特殊理由来说服自己或部众,几百年以来,给强势的汉军服役,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文化中的一环。
年轻人给汉军服役,学习文化、技术,退役后返回部落,成为部落的中坚力量。
年龄大一些,就是部族长者、领袖。
羌人首领并非固定的世袭,外出历练增长见识,对羌人自身发展来说也有好处。
所以不管是去卑,还是赵基,又或者贾诩,都没将河东的羌城视为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