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 辽河三战

辽河三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八旗军得胜后,回到赫图阿拉,休整后,兵锋指向辽河以西的广宁。

接着,八旗军全面攻打沈阳城。城中内奸打开城门,吊桥绳断,八旗官兵蜂拥而入,沈阳城破。沈阳明军民被杀,据说多达七万人。接着,明军四路援军先后分路赶到,同样遭到惨败。

二十日,袁应泰见大势已去,自焚先死,军心涣散。

十九日,袁应泰下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亲率骑兵,出城应战,想要建立大功。他统军到城外五里的野地,面对努尔哈赤军阵,摆下阵势。当天傍晚,袁应泰大帐与努尔哈赤大帐相对而立。两军冲突,拉开战幕。一场激战,明军失利。总兵官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先后战死。袁应泰急忙调转方向,向辽阳城里狂奔,明军溃乱,尸体狼藉。袁应泰败回城里,八旗军四面攻城。

二十一日,八旗军又是里应外合,使得谯(qiáo)楼着火,从小西门攻破城墙,蜂拥而入,占领辽阳城。随之,明朝大小七十余座城堡完全失陷。按察御史张铨被俘,结果如何?后面要讲。

十八日,努尔哈赤兵临辽阳城下。他依然将主力集中在城外平原,派部分军队围城。八旗军的战法依旧是先劝降,再叫阵。辽阳总指挥是辽东经略袁应泰,手下四员总兵率军固守。袁应泰本应汲取沈阳失守的教训,闭城固守。但他是进士出身,虽诗文不错,却不懂军事。

辽阳之战,袁应泰仍然没有发挥明军之所长,而暴露其所短;努尔哈赤仍然发挥八旗军之所长,而避其所短。袁应泰以短击长,所以失败;努尔哈赤以长击短,所以取胜。

辽阳是明朝辽东首府,辽东经略驻地,城高池深,重兵守卫,防御坚固。

努尔哈赤夺取辽阳后,决定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在此之前,满洲都城都是山城,现在都城迁到平原,这是满洲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努尔哈赤攻陷沈阳后,收集粮食、枪械,马不停蹄,直奔辽阳。

努尔哈赤在半月之内先后占领辽河平原最重要的两座城池,后金都城先迁到辽阳,再迁到沈阳。从此,明朝完全失去辽河以东的土地,这片土地为后金所有。

明军和八旗军各有长短。明军的优势是“凭坚城,用火炮”,弱势是“步兵为主,不利野战”;八旗军的优势是“集中兵力,野战争锋,铁骑冲突,速战速决”,弱势是“军无后勤,不利久战”。八旗军攻城,一般是七至十天,因为八旗军是“亦兵亦农”,有战事,传令分散各地各户的官兵,自带干粮、弓箭,骑马集合,一般需一天,战后回家又要一天,行军一两天,那么围城攻城时间只有三四天。明军守城,坚持四天,待敌撤退,进行追击或截击即可获胜。可惜贺世贤舍长取短,兵败身死,坚城失守。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