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二矿
徐州的地方官,基本上都是秦家和那位陆先生的门生故吏。
若不是左贤王意外身死,今年徐州可能就已经节节败退了,会有一大批文臣武将遭到京官的攻讦,如忠武侯府一样,总得有人来背锅。
糖坊又出产了三千斤白糖,梁萧立即安排商队,以沛郡官府的名义,运往京城售卖。
神臂弩和武君弓经过检验,威力不凡,正在秘密投产中……
第二天一大早,矿工们吃过早饭收起营帐,便迫不及待开工。
无业游民少了,治安会更稳定。百姓都有生计,才有钱消费,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面的商贾。
但如今再多出一个大矿,人手快不够用了。
屯田关乎沛郡粮食自给自足,因此屯民坚决不能改动。
筑城的工人还有不少,短期内也不能改动,毕竟房屋和城墙关乎沛郡发展和安全。
“在本地人口形成规模之前,招募徐州各地失业的工人吧!”梁萧微笑道。
梁萧没有对矿产类型作硬性要求,只是让他们在亲兵的保护下专心勘探,再根据探明的矿产价值,分配赏银。
矿工们挥动镐子等工具,一直忙到下午,终于在偏北的三里外挖到了一块煤矿。
招募其他地区的无业游民,有利于徐州各郡的稳定。
不过,江北一带世家大族的地方官并不多,他也不担心被这帮人白捡好处。
毕竟徐州本来就是一块烫手山芋,一旦失守,免不了就要背锅,风险太高!
最精明的世家子弟们借助家族力量,几乎都在江南各地任职。
如元白龙之流,则是属于世家门生,一般只做地方官的副官,或者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