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远航之意难平
江先生年轻,准备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问褚韶华打算就读哪所大学,褚韶华道,“我听朋友说,波士顿是美国的学术之乡,我想学习经济方面的学科,哪所大学的经济学最有名,就读哪所大学。”
终意难平。
船上的时光清静悠闲,闻知秋三本日记,褚韶华第二天就都读完了。她开始阅读随身带来的书籍,认真的做着读书笔记。褚韶华每天去读书室看书, 早起练八段锦健身,她并没有刻意交际, 也认识了几位朋友。有位苏州的姓江的先生,也是去美国求学。还有一位姓宋的学者,年纪略大些, 到美国游学。
意难平。
只要活一日,便要认真的活, 体面的活。
经过五十天的远航,巨轮在纽约港停靠。阳光被海风吹的飘摇,继而拂起褚韶华及肩的长发和大衣下摆,远处纽约市高低错落的西洋建筑已依稀可见,这片十九世纪最为耀眼的聚集着冒险家、野心家、学者、政客、商人、投机者的热土乐园,伴着海水的咸腥味,扑面而来。
待party结束,褚韶华和夏洛特帮助菲丽小姐、管家先生一起收拾客厅,褚韶华发现她做的两样中国菜基本上都吃完了。据褚韶华观察,就是那位威廉姆斯吃的最多,几乎整场没停,真怀疑那家伙是不是没吃晚饭过来的。
宋先生很赞赏褚韶华的见识与意志,倒是与她说了不少美国大学的情况,褚韶华现在读的书,宋先生都有不凡见解,褚韶华也很敬仰宋先生的学识,两人倒是有些忘年交的意思。还有江先生时常与褚韶华一起吃饭,到读书室看书,时间久了,也有几位先生小姐相识。褚韶华才知道宋先生在国内学术界极有名声,褚韶华还建议宋先生举办了一场读书会,褚韶华帮着组织船上的朋友,虽只得□□人参加,氛围颇是不错。
褚韶华从未这样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种族被如此轻视,褚韶华同夏洛特说到这件事,“没有来到美国以前,我想学习经济,夏洛特小姐,如果学习政治,可以为西方对东方的轻视做出改变吗?”
只要是平等的教育资源,褚韶华并不在意在哪所大学念书。
褚韶华此生将视野从自身一直扩展到整个国家、民族、人种的思考,就由此开始。
第二天, 褚韶华恢复了练八段锦的习惯。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闻知秋的日记一般都很短,时间性却极长, 几乎涵盖了闻知秋整个海外求学的大半时间, 褚韶华合上最后一页时, 夜已深沉, 万籁俱寂,只有海浪波涛的拍船声依稀传来。褚韶华把笔记本按顺序放到书架上,继续把书箱里剩下的书都取出来,依次放好。过程中又发现藏着的两本笔记, 对闻知秋的这种小心机,真是好叹且好笑,褚韶华尽皆放好, 再将两只空箱放回衣柜,此方上床休息。
夏洛特怜惜的看向褚韶华,安慰她,“克莱尔,不要急,我所在的肤色人群在这片土地获得平等的公民权,也经历了漫长的斗争。”
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红白相间的格子桌布上,褚韶华薄唇轻抿,方道,“现在上海的大学也是一样,大学里会分出专门给女性授课的女子学院,只要是一样的教授授课,倒是没大差别。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教育资源仍不能平等的向女子提供。”
西方社会对东方的歧视,让褚韶华产生了一种对经济渴望外的更加强烈的自尊。
宋先生放下手里的咖啡,说,“我看你十分好学,读书的心情也十分强烈,只是现在许多大学并不招收女子学生,女性一般就读于专门的女子大学,这一点还是要好好打听。”
褚韶华不禁想到闻知秋日记中的一句话:走进世界,方知山高海阔,亦知国危民弱,轻歧冷蔑,处处可见。纵金银满怀,学渊如海,终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