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哎~
听他这一路“哎哎”的,倒是挺听说,褚韶华好气又好笑,小声道,“你这么大老远过来,就没话跟我说。”
“那就好。”褚韶华喝过水,放下茶碗,“我还以为大嫂不高兴哪。”
“有。”陈大顺看褚韶华一眼,连忙又躲开眼神,觉着自己年长两岁,毕竟还没成亲,不好失礼,他就看着拉车的大青骡子情深意浓的道,“想跟你说,平时也别太累了。那啥,我腊月就回来了。”
“要是我,以后咱们宝儿要什么东西,我就是再忙,也要先顾宝儿,再说别人的。”褚韶华端起炕桌儿上的粗瓷茶碗,淡淡的说了一句。王燕儿就知是说不通了,王燕儿当时就大不悦,可是褚韶华比她先一步冷下脸来,人善被人欺,人若不善,人也就不敢欺了!王燕儿反是讪讪一笑,“算了,我也是这样跟妹妹一说。妹妹不知道,这木匠行猫腻颇多,有些个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可是很不罕见的。妹妹既是拿定主意,自然是听妹妹的。”
“知道了。”
“哎。”
褚韶华道谢接了。
“我心里算着,你这趟回老家,就没个歇着的时候,如今这天寒地冻的,还要走远路回北京,天儿冷,记得穿暖和些。就是路上,也得自己个儿多留心身子,别累着,也别冻着。”
她办完事儿就走,孔太太连忙去装了一兜子家里秋天存下的苹果,笑着塞到褚韶华手里,“我们自家树上产的,果子小,今年天旱,却是比往年甜些,你尝尝。”
“哎。”
王燕儿听出褚韶华话里的意思,不禁略有尴尬,她道,“也是我娘,以前没准备打箱子,突然又变了主意,要的急了些,叔叔当时赶一单大生意,实在抽不出空来。”
俩人其实挺有话聊,主要是褚韶华爱说,陈大顺做生意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是个哑巴。待俩人一前一后的到了村口,褚韶华就住了脚,道,“大顺哥,我就送你到这儿了。”
“那可不行,咱们买卖人家,最重信义。我跟三大娘说好了,明儿个一起过去的。”褚韶华平生最厌别人糊弄,她道,“当初大哥大嫂的亲事,也不是像我这样说成亲就成亲,提前一年定下的吉日,王家叔叔都忙的没空打嫂子的箱子。何况现在呢?只有更忙的,嫂子说是不是?”
陈大顺从怀里掏出个布袋儿,塞给褚韶华,脸还有些红,小声说,“这个是我平时攒的,你爱买些什么买些什么。那什么,我走了。”
孔木匠见褚韶华给钱给的干脆,又是妹妹介绍的生意,且如今农闲时节,有这样的一单大生意,自是再喜悦不过,连声应承。孔太太端出茶来,还要留饭,韶华如何肯,笑道,“三大娘家里也一堆的事儿,我家里也得赶紧回去,来日方长,自有在妗子这里吃饭的时候。”庄户人不容易,就是孔木匠这有手艺的手艺人,家里也并不如何富裕。褚韶华在村儿这些年,也见过自家村儿里闺女出嫁在孔木匠这里打家俱的,孔木匠出料出手艺,要的价很实诚。她何必留下来吃饭,三两个窝头对哪家,都是一份儿口粮。
“我想着你要回北京,大件儿的东西来不及做,就给你做了双棉袜子。老话儿说,冷从脚底生,你带着吧。”
第二天,褚韶华叫上褚韶中跟着三大娘去了孔木匠家里,挑了木材料子,定下箱柜桌椅的样式,也没有多定,就是成双成对的定了几样,直接就把钱给了孔木匠。褚韶华笑,“三大娘待我跟亲闺女一般,我该叫您舅的,您的手艺,三乡五里都知道,就用刚刚看过的老榆木就行。我要的也不急,腊月初给我就成。”
“哎。”
“怎么会。我是盼着妹妹顺顺利利的,嫁得好人家,以后咱们宝儿有妹妹的本事,我也就能享福了。”王燕儿想到以后家里少不得要指望着小姑子过日子,把心里的气性悉数收了。想着小姑子果真精明过人,不好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