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一个好母亲的重要性上
闻太太虽是个偏心眼儿,偏颇儿子,也不是舍不得女儿上学的人,何况,闻春华颇有运道,她渐大时,她的万能哥哥闻知秋就已经是家里顶梁柱,家事都能帮上不少忙,待闻知秋出国念书,第二年就能寄英磅回家,那些个眼尖心利的族人,上赶着过来“帮衬”早已不需帮衬的一家子。
“真是火眼金睛啊。我就说你一眼就能知道。”闻知秋说,“我一去百货公司就头晕,衣裳也看不出分别。这大小怎么样,百货公司能换大小。”
闻太太总结,“儿子多是像母亲,女儿则多像父亲,要不是你妹妹像了你爹,她前程不至于此。”
“差不离,我来上海前,萱儿大约这么高,这也一年多了,能长些个子。孩子的衣裳,大些不要紧,千万别小了。”褚韶华说着叹口气,“我走时,她还小,也不知还记不记得我。”
“这样才好,要不褚小姐发财哪,一看就有见识。”闻太太感慨,“爹好娘好祖上好,都不如自己好。上回那安宅酒,人虽不多,可你看,来的都是体面人。褚小姐那个同乡邵先生,唉哟,是第一批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多么出众,娶的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如今膝下一儿一女,粉团儿一般,瞧着就让人打心底喜欢。我看褚小姐也并不比邵太太差,无非就是出身不如邵奶奶家是个大户,以后你若是能与褚小姐成亲,生这么几个小孙子,孩子定也聪明上进的。”
闻太太还有事要提醒儿子,“我买几件女孩子的衣服,不是听说褚小姐的闺女比雅英小两岁么,我照着雅英去年的身量买的。你明天有空给褚小姐送去,就说是给孩子的。”
闻太太听的连连点头,又端起暖盅吃了两口,“有理有理。我瞧着褚小姐命也旺。”又说钱嫂子,“以前你不也说四小姐不错。”
闻太太这位要强的母亲对闺女的亲事也不是不满意,却更欣赏褚韶华这样的性情。
“我那也是想着前头少奶奶去了好几年,少爷一直没个可心人,心里也着急。可见各人有各人的命,少爷打小念书就是必要得头等的性子,咱们前头少奶奶,当年也是上海有名的名媛,只是福薄了些。如今褚小姐,我瞧是个有福的,少爷和太太的眼光再不会错。”
好在,闻春华觉着自己挺好。
“孩子怎么会忘了母亲呢。”闻知秋宽慰说,“你这也没离开多久,直隶那边,我也有几个认识的朋友,你老家是哪里,我打听一下,有没有认识的人,要不现在就把孩子接来。”
闻知秋道,“买了些书给她送去,她那个人,除了赚钱,也没多少爱好,就爱看书学习。”
褚韶华说了个县名,闻知秋听都没听过,闻知秋道,“倒是有个朋友在保定府,托他打听一下吧。”
相较于闺女这里,闻太太更关心儿子的事,闻太太问,“今天又去褚小姐那里了?”
主仆俩说着话,一人喝了碗汤水,都是浑身暖融融的。闻太太又把买的几件小女孩儿的衣裳拿出来,把那崭崭新的百货公司的包装袋擦拭了一遍,准备让儿子下班后带去给褚小姐。
偏生胸无大志。
要说闻太太,当真是闻知秋的得力助功。
倘闻春华想念书,自家就供的起。
闻知秋送褚韶华不少东西,都没这几件孩子衣裳让褚韶华高兴,褚韶华拿出来细瞧,见都是好料子的小女孩儿的衣裳,做工也细致,并不便宜。褚韶华也给闺女置得起这样的衣裳,只是这是别人送的,当然又不一样。褚韶华先说闻知秋,“一看就知不是你买的,你也不是会买衣裳的人,肯定是伯母买的,叫你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