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家败之三
宋舅妈这事办的颇是机密,褚韶华只看她总是来裁缝铺子,有些碍眼,想着怎么把人打发走,却又觉着陈二顺近来总时不时打量她是个怎么回事。
“有用,怎么没有?”宋舅妈愁道,“可你这吃好几年也没见动静,苹儿啊,别怪娘说话伤你的心,兴许是你……”
人各有优缺,说不得哪个更好,哪个就差一些。
宋苹眼泪落的更急了,宋舅妈给她擦泪,她自认是个有能为的,道,“哭有什么用,这得想法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这能有什么法子,但凡我能生,哪怕生个丫头也好。”宋苹眼泪流的更急,因着一直没动静的事,她姑也没少念叨,在丈夫面前更是抬不起头,宋苹只觉了颗心仿佛浸在黄连水里一般。
褚韶华昨儿安慰宋苹许久,陈太太也骂了陈二顺几句,如今宋舅妈过来,母女俩必要在屋里说些私房话的。
褚韶华这样的热心肠擅交际,哪怕她来县城时间未久,可但凡与她来往过的,说起她都是好话。且因着如今在县里开铺子,村儿里人但有到县里来的,过来喝口水、歇个脚、寄放些东西,褚韶华从不嫌麻烦。就是村里人过来做衣裳,褚韶华也都会给些实惠,略便宜些,不与给外头人的价钱一样。陈家以前虽说在村里名声也不错,可陈老爷毕竟是外出做生意,陈太太的风评就很寻常。哪有如今村人的交口称赞,都说老陈家可算是娶着了,有这么个媳妇,以后日子也是不必愁的。
说来,宋舅妈为人,褚韶华除了烦自己娘家人,就是神烦宋舅妈,心下是将宋舅妈与王大姨放到同等天秤上的搅屎棍。自陈家日子又兴旺起来,且搬到县里,宋舅妈偌厚脸皮,哪个月都要过来两遭,还次次手里不空。她来得勤,凭陈太太说啥指桑骂槐的话,宋舅妈只管听着,下次照来赔笑。
**********
这时间长了,陈太太宋苹也是无法。
不过,这并不能说邵东家就不如小邵东家了。
宋舅妈倒是转而有了主意。
邵老爷是个有远见之人,凭他当时叫儿子去考留学生就知道了。可邵老爷做生意的本领么,嗯,不客气的说,其实不如小邵东家。邵家以前的日子虽不错,在县里也就是个地主老财的水准。邵家真正大发达,是在做了粮食生意以后。可要知道,邵家的粮食生意可不是邵东家谈下来的,而是小邵东家谈下来的。如今去上海做生意的,也不是邵东家,而是小邵东家。
不过,宋舅妈没与宋苹商量,而是先在外打听了陈二顺的姘头小□□,同陈二顺说的。
甭看邵老爷在乡里也算小有声名,而且,邵家在县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商户,大家也推举了邵东家做县里乡贤党的头领,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在县里。
王二力看段浩话很少,还以为段浩不大看得上他,好在褚韶华已经同王二力说了段浩的性情,寡言。王二力这才略放下些心,升斗小民,最怕官身。哪怕段浩是不官,可段所长是在县里管事儿的,所以,王二力向来有些粗糙的性子,竟还略有拘谨。
如今宋舅妈听闺女哽咽的说了陈二顺在外头有人的事,宋舅妈也难住了,宋舅妈问闺女,“给你的生子药,你还吃着没?”先前陈家败落,宋舅妈就没再给闺女送生子药了。后来,陈家日子转好,这生子药又接着送了。
段浩问了王二力何时去天津,就约了王二力一道同行。
宋苹点头,“一顿不落的吃,娘,你这药到底有没有用啊!”
不过,在生意上,邵东家倒是能教一教这个外甥一些生意经,这新式的纺织啥的,邵东家也不大懂来着。好在段浩从没想过要家里帮他什么,段浩自己年轻,也肯闯荡,把厂子建好,段浩就打算往天津去瞧瞧。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一个对天津染厂熟悉些的人。其实,凭邵东家乡贤党首领的身份,这三乡五里的,也有在天津做生意的同乡,给段浩介绍一个并不难。不过,能多一个渠道,谁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