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逐鹿中原
多尔衮豪气冲天,决心倾国而出。
苏婷全力地支持他,她大度的将满洲、蒙古兵的三分之二以及汉军全部,交给多尔衮率领。
在她的安排下,顺治皇帝于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八,再笃恭殿赐多尔衮赦印,赦文内容如下:‘念当此创业之时垂统之时,征讨之举,所关甚重。
朕年冲幼,未能亲履戎行,特命尔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代统大军,往定中原。
用加殊礼,赐以御用盖等物,特授奉命大将军印。
当吴三桂的书信快马加鞭的送进多尔衮的手中时,他的惊讶可想而知,这才明白苏婷让他传信给自己人,命令他教唆崇祯皇帝将陈圆圆赏赐给吴三桂的用意。
原来,她早就知道吴三桂会看上陈圆圆,也早知道李自成会霸占陈圆圆,更早知道吴三桂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向他们求助。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他们,不啻是天赐良机。
可是,她是怎么知道的?她似乎能够未卜先知。
就像她当初用锦囊告诉多铎让他小心阿敏;就像她用锦囊提醒自己多铎乃自己的血脉至亲,千万不可因为私心而害他;就像她当初毛遂自荐的劝服洪承畴,那个时候,她似乎笃定洪承畴会归降一般;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究竟来源于何处呢?早在吴三桂奉命尽撤宁远兵民入关勤王之时,多尔衮便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于四月大举进讨。”
一切封赏,俱便宜从事。
至攻取方略,而王钦承皇考圣训,谅已素谙。
其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事大将军如事朕,同心协力,以图进取。
’如此一来,多尔衮的地位和权力更加至高无上。
身任内院大学士的范文程上书分析形势,指出清朝必须马上出兵,同时改变以往杀人掠财的作风,要申明纪律,做到秋毫不犯,从而取得汉族官僚的支持,获得明心。
当收到了吴三桂的信后,形势对清朝变得更加有利,范文程再度上书催促多尔衮出兵,并指出:“闯贼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兵百万,横行无惮,其灭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掠人赀,**人妇,火入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
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
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此时的范文程已经注意到起义军占据北京城后的变化,由原来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变为无法约束,大肆掠劫,迅速丧失民心,再加上圣母皇太后的暗示,他清楚的知道,这正是讨伐他们最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