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规矩
不是说陈启山来了就能直接采购,得有个先来后到,先近后远的做事章程。
陈启山既然是陈氏出身,就必须以家族为先。
鸡蛋是各大村子必不可少的产品,更是村民们金钱收入的重要来源。
要不然叫鸡屁股银行呢,养鸡数量不够,这说法就不成立了。
“除了鸡蛋之外,还有茶叶和水果,家猪能出栏最好。”陈二狗说道,“第一次总得拿得出手。”
“这个你放心。”陈大树说道,“其他两家不好说,但咱们老陈家肯定支持你的。”
“那就好。”陈二狗对大伯的话非常信服,毕竟大伯是族长呢。
其他城市和地区限制养鸡,要么是防止资源浪费,要么是有自身的原因。
因为在十三年前就有文件下发,是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的。
养鸡作为补充口粮和增加收入的方式是被默许的。
生产队不会干涉,甚至还会鼓励通过卖鸡蛋换取生活物资。
而且养鸡还和集体生产形成互补,比如鸡粪作为肥料利于生产。
他即便是要来村里采购,也得是先采购陈姓族人们手里的农产品。
正确的方式是先告知族长要求,在让族长安排人去挨家挨户的通知,进行统一登记完成采购。
作为陈氏子弟,如果二狗来村里不是第一批采购自家族人的东西,会被骂的狗血淋头。
其他黄孙两家也会看热闹,嘲笑二狗的行为,哪怕他们第一批被采购也不会感激二狗的。
这就是办事的规矩。
在樟树村,鸡粪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之一。
毕竟樟树村里的耕地面积不少,需求量自然也高。
鸡粪可都是宝贝,需要定时搜集的,可不敢浪费。
甚至就连知青点都有鸡舍,也养了不少鸡呢。
知青们去公社的第一站必定是收购站,鸡蛋换钱之后才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