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玉骨儿觉得奇怪,问:“人家也开花窑,咱总不能从人家手里买姑娘吧?”
郑老大说:“那是,就算人家刘妈妈愿卖咱也买不起。刘妈妈那些姑娘都是从小驯出来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有上百两银子你别开口。”
玉骨儿问:“那咱去人家那儿干啥?”
郑老大赔着笑脸,耐心解释说:“得问问市价呀。二姑奶奶你想呀,姑娘一时是一时的价,咱不问清了,岂不要吃亏么?!再者说,买回一个个姑娘,咱也得有个好地方关她呀,若是让她逃了,咱不白费银子了么?”
玉骨儿想想也对,又想到,这“一河春”靠着码头,把买来的姑娘往回带也是方便的,便没再多说什么,就让郑老大背着包着一百二十两银子的蓝包袱,下船随郑老大去了“一河春”。
都睡到一起了,郑老大仍是一副小心恭敬的样子,说话的声气都不敢大。
郑老大搂着玉骨儿,慢声细气地说:“……二姑奶奶,你不知道哩,咱窑子里买姑娘一向总是很难的。清州人穷,可也不愿把自己闺女往花窑里卖。就算是卖,人家也会要大价钱。所以去年我领十八姐去买姑娘,就扮成个好人家,只说是买来做府宅上使唤的丫头。”
玉骨儿没想到这里面有啥名堂,便说:“行,过去咋着这回还咋着吧。”
郑老大试探着说:“过去,我……我扮十八姐的哥……”
玉骨儿不经意地说:“那你也扮我的哥嘛……”
到“一河春”门厅,郑老大让玉骨儿先坐下,独自去琴房先见了鸨母刘妈妈。
没多会儿,郑老大笑眯眯地带着刘妈妈过来了,指着玉骨儿对刘妈妈说:“这就是我妹妹。”
刘妈妈看看玉骨儿,又看看郑老大,说:“你们兄妹不大像呢。”
玉骨儿笑笑,没做声。
郑老大又指着刘妈妈对玉骨儿说:“妹子,这是刘妈妈,可是个大好人哩!”
这一来就上了当。玉骨儿再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去买姑娘的鸨母,竟会被郑老大当成姑娘卖给了清州的花窑,而且只卖了区区六两银子。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只怕说给谁听谁都不会相信。
清州的那家花窑名号叫做“一河春”,挺气派的,就在运河码头上。站在船上,还没上岸,玉骨儿就看到了“一河春”古色古香的琴房、画房,还有门楼前的大灯笼。
郑老大指着“一河春”的门楼对玉骨儿说:“……终算到了,咱今晚就在这‘一河春’歇了。”
玉骨儿不知道“一河春”是啥地方,便问:“这是客栈么?咋还挂着红灯笼呀?”
郑老大也没瞒,笑笑地说:“这‘一河春’不是客栈,却是我们清州最有名的花窑哩。老鸨刘妈妈是十八姐和我的老相识,每回来清州买姑娘,我们总在这儿落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