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主席约见
段苏权转脸望去,是军事组的孙丕荣同志。他慢步踱到桌旁。问:“你听这炮声是从获孟前线传来的吗?”
孙丕荣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曾担任过后勤学院指挥系主任的军事指挥员,作战经验丰富。他走到挂图前,数了数上面的方恪,指着图上的某一点:“是从这个方向传来的,不过,敌人的开炮声我们不可能听到。”
“那么,是我们向敌人打炮喽?”段苏权望着孙丕荣,以强烈的战术意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立刻证实了自己最初的判断。苦笑着说:“你听,是在敲牛皮糖么!敲了二、三个小时了,这能打个鬼?”
孙丕荣被将军形象的比喻逗笑了。他颇有同感地点点头。这样使用炮兵,不仅不能消灭敌人,并且很浪费炮弹。
他收住笑,向将军建议:
段苏权食指轻轻敲击桌面:“毛主席说的歼灭战,就是从长官到伙夫:或是击毙,或是俘虏,不能让其漏网”
毛泽东微微一笑,望住凯山丰威汉:“假如你们把诺萨万、文翁、西河抓住了,我劝你们也不妨用用洗脑筋的办法,把他们当宝贝看。”
1965年12月3日,彭真与凯山进行了中、老两党第二轮会谈。之后,当时正在上海的毛泽东约见凯山丰威汉。
两党领导人见面前,中联部要为毛泽东准备一个千字左右的情况反映,段苏权自然要参加。写情况反映时。段苏权回忆了不久前同凯山的几次交往和谈话。
那天,段苏权入睡较晚。刚刚打了一个盹,就被炮声震醒了。他屏住气仔细听了听,炮声是从桑怒前线传来的。
“今晚,凯山总书记不是要来学习吗?正好可以了解一下情况,一起讨论讨论。”
晚上,老挝人民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像往常一样,由他的秘书陪同,来到中国工作组驻地,同段苏权一起学习研究老挝革命的有关战略战术问题。
“听见打炮了吗?”凯山总书记脸上带着一团喜气,进门就向段苏权通报情况,说:“今天凌晨,我们向盘踞在获孟前线的一个敌人据点进行了炮击。”
“噢。我们听到了。”段苏权点点头,随手打开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指着获孟前线的我方阵地向敌方阵地划了一条直线,探询地间:“炮击是从凌晨3时半开始,打了3个小时。从断断续续的炮声和持续的时间看,可能是封锁敌人的交通运输,或是拦阻敌人的进攻?”
“不,是炮击敌人的据点。”凯山总书记呷口茶水,兴奋地解释说:“是配合我步兵连队歼灭敌人守军的一个连。”
最近,他曾去过桑怒省的香科县,那是凯山同志最早打游击的地方。去过川扩省的富科特山,那里正是巴特寮和右派军队对峙的主要战场他还视察了甘蒙盛丰沙里盛孟赛盛南塔省,走遍了上寮、中寮,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他看到这支有着抗法斗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确实可以担当起民族解放的重担,同时也有些具体意见想与凯山丰威汉等老挝人民党负责人谈谈。
炮声不紧不慢,时断时续地响个不停,他睡不着,那炮声像是在他心里敲鼓,震动着那些心里话想一吐为快。
段苏权披衣起身,走到军用地图前,借着洞口射进来的一点月光,久久地凝神思索,脸上交替闪过疑惑和失望的神色。
“起得好早啊,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