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说啊!”皇帝仍然不答,而皇后觉得自己有责任化解僵冻的局面,便即轻声说道:“请皇太后宽皇上的限,等考虑过了,再来回奏。”
“是!”皇帝赶紧附和“儿子亦是这个意思。既称大计,草率不得,让儿子召集大臣,细细商量了再说。”
“容儿子再与大臣商议。”
“何用再商议?”太后停了一下,又叫昭君:“长公主。”
“臣女在。”
“大鸿胪冯野王说:不宜失信番邦,这话,你以为如何?”
昭君想了想答道:“自然是正论。”
这话就很难回答了,因为猝不及防,没有想到太后会出面干预。同时看到冯婕妤忧愁的脸色,心知关于撤封之事,已传入深宫,在老太后面前是无法支吾其词的。
于是,他一面想,一面答说:“儿子的意思。我中国的第一流人物,流落到塞外,未免太可惜了!”
“原来如此!”太后喊道:“长公主!”
昭君不敢答应。而皇帝知道,自己别无姊妹在太后面前,这一“长公主”自然是昭君。便扯一扯她的衣袖说:“太后在喊你!”
昭君一惊,急忙敛袖躬身,恭恭敬敬地答应:“母后!”
“我想”太后特为替皇帝圆面子,所以不用诘责,而用暗示的语气说:“冯野王一向忠心耿耿,皇帝亦一定以为他这话是正论。”
皇帝很机警地答说:“是、是!”“好罢!那么,皇帝,你是饶了冯野王了?”
“是!”皇帝硬着头皮回答。
“还有,昭君的封号,不能撤消;和番的大计,不可以变更!”
皇帝默然,好久都答不出话。一时整座殿廷,仿佛霜风凄紧,无不察觉到逼人而来的凛冽之感。尤其是昭君,更为紧张,一眼不眨地只望着皇帝。
“皇帝说你远嫁塞外,可惜了。你自己呢?是不是也觉得可惜?”
“母后!臣女愿明心迹。”昭君定神,极力放出从容的神态:“塞外为昭君儿时生长之地,黄尘漠漠,十分凄凉。但既负有和亲的使命,则为报国恩。何敢惮此一行?并无可惜之可言。”
“你听见了没有?”太后问皇帝。
皇帝大为懊丧,但实在没有想到昭君会持此态度,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听见了!”
“听见了,你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