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遇喜想离开,但又想,自己若离开了,只怕一生都见不着他了。
一个多月后,那把琴到了她手中——琴式似宣和,非宣和,左侧半朵牡丹,那是皇室之纹,既想表达此琴出处,又不便说得太明,便是半朵为凭。
第一次,遇喜觉得靖王可能喜欢自己。
但也不过就在瞬间而已,因为靖王接下来便说,让她别想多,因为她原本的那把花魁琴声音实在太沉,他听不惯。
美梦瞬间而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虽然是青楼女子,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要说名动京城也不为过,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表达过赎身之意,她都不愿意,说词自然是自己不配入那高门大户,那些达官贵人见她如此“自知”自然只会更喜爱,但不愿意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她,是他们不配。
她在天琴阁,是被闺秀一样养大的,读诗书,阅诗词,那些人不过把她当收藏品而已,不配拥有她。
在她的想法里,来青楼的人恐怕都不好托终身,最好是她攒够钱,给自己赎身,远离京城,到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找个老实的人嫁了。
虽然四岁上下就离开家乡,可她一直记得那里的气味,蓝色的天,蓝色的海,风中咸咸的味道,夜晚时规律的海潮声——遇喜想,如果能再回到海边生活,一定会很快乐的。
不需要华服,也不用美食,平平淡淡就很开心。
而醒。
是啊,他身分这样尊贵,怎么会喜欢自己。
遇喜渐渐明白朝夕姑娘口中那句“身分不配”是什么意思。
即便他带她游湖,骑马,对奕,与她谈天说地,那也只是因为她能懂他说的话,其他,与感情无关。
三千的赎身银,终于是存够了。
没想到就在她快攒够钱时,遇到了靖王。
两人有时候开船游湖,有时在外郊骑马,他喜欢听琴,遇喜十五岁后便不再背新琴谱,但为了他,她又开始一曲一曲记下来。
有次他说,带她上街走走。
城东热闹,她自是去过,可见他却不往大路,尽往小巷子钻去,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多问,不久,进入一间干净的小房子。
交谈过后,遇喜才知道,小房子的主人是宫中退休的制琴师,他带她来量手,要给她做一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