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的房子
��“我长这样大没这么俗过。昨天把证交上去后,我想了一夜,我不能这样做----我的证是在老家做的。”他的声音更低了。
��我在心里长叹了一声。其实,谁不知道那些从老家邮过来的献血证十有八九是“做”的?大家都不说破,也是体谅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孩子。确实,要靠当公务员这点工资买房,用句老话说是:他生未卜此生休。
��单身职工宿舍里,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有办法的人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部里的小李、小刘和小王都或一张或两张的加了分,只有小张迟迟没有动作,分数远远拉在了最后面。
��������������(二)
��快要公布第一榜的时候,小张在我办公室门口来回踅摸着。我开门叫他:“小张,有事吗?”
��他犹犹豫豫的进来,期期艾艾的说:“林处长,我也想让老家把我的献血证寄来。”
��������������(一)
��“这事只能这么办了。他用假献血证加分的事大家都知道,虽然他自己又主动把证拿回去了,但这不能改变事情的性质,我也没办法。真的不能给他分房。”孙主任向我摊开了双手,一脸的无奈与无辜,甚至,还微微耸了耸肩。
��我讨厌男人耸肩。
��不再废话。从后勤中心主任办公室里出来,我长长嘘了一口气。
��往自己部里走的时候,脚下分明有些踟蹰。
��我急了:“你有证还不赶紧寄!还等什么!”
��他好像还有话,但是欲言又止。
��这时正好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他便退了出去。
��第二天快下班的时候,小张又来了。没有抬眼皮,低声的说:“处长,我又把证拿回来了。”
��“为什么?”我有些意外。
��该怎样安慰他呢?
��最后一次房改末班车,小张他们这批2001年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很荣幸的也有了资格。但是,按照打分标准,他们毫无疑问也是分数最低的一批人。在把所有的分数都加足后,唯一可以在同批次人群中把分数距离拉开的就只有义务献血了,献一次可以加三分。
��于是,在那几天里,机关的楼道里就常常可以碰到偷偷献血后马上赶来上班的年轻人。可不幸的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这个项目上动了脑子,原本拉开的分数差距被再次填平。
��不久,又有人的分数再次脱颖而出,原因是在研究了分房办法后发现,献血加分是有一个献血证加三分。因此献过两次血的人一下子就从2001届的人群中凸现而出。
��房子固然重要,但身体也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连续献血。结果,就有人通过特快专递拿来了在老家的献血证,而且,不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