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脯
“唯。”寺人脸上全是笑意,可这笑意却被所有人忽略,大家想听的是前线战况讯报。“上将军来讯,我军大败秦军,斩首三万、俘虏一万……”
“……”小寝里,听得到的吸气声,又似乎能听到每个人心落地之声。唯有赵妃的心还在悬着,她急问道:“大王呢?大王如何?”
“敬告王后,大王无恙。”讯报为纸张所写,寺人直接把它双手递给赵妃,赵妃却不细看,抓住讯报捧在怀里痛哭,她一边哭一边道:“无恙便好,无恙便好……”
“臣…”重臣们都起来,他们拜道:“臣恭贺王后,我军大败秦军,此王后之福、大王之福。”
“我军大败秦军,斩首三万、俘虏一万……”很快,这则未必全部真实的消息传遍整个楚宫,又极快地从王宫后面的闱门飞了出去。它先是在酒肆之间流传,酒肆空空,喝酒的不是官吏就是造府的工匠,再有一些是不能从军的残废,即便如此,欢呼庆贺之声也是不断;而后讯报又迅速传至城东贵人之所,最后才传至城西。
太阳落下来的时候,宋玉、淖狡等人还在路门内的小寝。这是王后相召,为的是赵国出兵一事。因为飞讯网只建于淮水一线,北来的消息要骑手传递到期思才能由飞讯传至郢都和息县。
秦军犯境,举全国之兵以拒之,可这并无多大胜算。江邑之战淖狡看到了秦军的强悍,自然也看到了楚军的虚弱。几年前廉颇说‘我思用赵人’时,身为楚人的他还愤恨不平,以为这是廉颇辱楚之语,可江邑战后听闻熊荆携廉颇一起西进,他不但不反对反而赞成。
以弱师据强敌,侦骑又派不出去,战场如何、秦军如何,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判敌只能靠猜。这种形势下能打胜战,只能靠东皇太一庇佑。好在赵国出兵了,魏国也愿意借道,代价是索要阳夏、砀、芒、相、萧五座城邑。
项燕若败,楚国近三十万士卒皆死,不说给魏国五座城,便是给十五城也要给。割地与亡国孰轻孰重,满朝大夫皆知。但大王是否会薨于军中,这就是件很难说的事情了。若大王战死于清水河畔,那即位的只能是悍王子。
“王后勿忧,臣昨夜卜得一卦,乃吉兆。”王后愁容满面,忧心不已,这才召大臣们相商。说是相商,实则是为安心。太仆观季洞察人心,如此劝慰。
“真是吉兆?”赵妃萎靡之中亮起一些颜色,她看着太卜,期望他细说。
“敬告王后,确实吉兆。据闻军司马今晨所卜,亦为吉兆。”观季开始瞎扯了,军司马彭宗今晨所卜的结果连项燕都没有告诉,只能是凶兆,不然为何不把结果告之众将。
“我儿……”赵妃有些失态,她倒不是完全为了权位,确实是母子情深。
“报……”路门外传来寺人的呼喊,这声音越来越近,直奔到小寝外阶时方才停顿。登阶后寺人不敢再喊,可他‘咚咚咚’的脚步声却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王后赵妃更是抓紧自己的襟口,一双眼睛似盼似拒,生怕听见噩耗。
“敬告王后、大傅、大司马、左徒、大宰……”在座的都是重臣,寺人都念一遍让人更显心焦。淖狡忍不住道:“你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