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个风清云淡的午后,他躺在花园裹草坪上的大树下憩息,仰望澄蓝无云的天际,舒展心境,任凭梦想的思绪在悠悠浅浅的蓝空中徜徉。
过了两年,杂志社初时的创办合夥人因各种缘由相继离去或转往它行发展:麦华也因结婚,及父亲的公司需要亲人接承,于是便将杂志社交由麦琪掌理。
麦琪接手后,她再度重新集当时国内各类杂志的新动向,及欧美流行的资讯趋向,将二者的内容综合研究之后,又将杂志内容大刀阔斧、去芜存菁,重新整顿一番,更加确立杂志社的“流行”新象前卫风格。且其快速精确又兼具深度的知性感性报导,颇蠃得不少赞誉的口碑,使得杂志的销售成哿更大为上扬。杂志社至此才开始展开前途。
麦琪将“真爱”的访谈录音带放人收录音机中按下play键。汤君明低沉温柔的声音便流泻出来。
麦琪握着笔,凝神倾听着汤君明菜款的言语,他那俊逸的脸眸不禁浮现脑海。霎时,她恍恍觉得当日那抹映在他脸上的阳光,彷佛将他化作了一团白色的迷雾,而此刻正浮漫在她的四周,那么无法忘怀的气息,无法释怀的笑。
庄国栋一下班,便匆匆驱车驶往“流行杂志社”希望能赶得及见到麦琪。他最近老是见不着西琪。
自从那日与汤君明、骆夫见面访谈回来之后,麦琪尚来不及整理文稿,窜红的香港偶像歌手来台做唱片宣传,而投人另一专访之中。
大歌星来去做一阵旋风,掀起各传播电台、电视、媒体记者、歌迷之忙豁一衽d之后,加上宣传期一周,大歌星只挥挥手,留下一记深情又迷人潇洒地乘风而去;但众人却早已混乱不堪。
待大歌星返港,麦琪稍有空闲,开始整理“真爱”她将此番欲作的“同性恋主题”命名为“真爱”的稿件,已是二星期之后。
麦琪一回到杂志社,便匆匆进入她的私人办公室:经过柜台时,还特别交代总机秀美别将她的电话转接给她,她要赶稿。
麦琪通过偌大的办公厅,来到长廊尾端的私人办公室。
他的医师工作是必须24小时轮班的,而麦琪杂志时间的工作更是不分日夜:两人在一起的是越来越少了。
这阵子,他忙着在职进修的留学考试;麦琪则某大牌香港歌星的访台宣传而奔波忙碌;因而他已经快二星期没见着麦琪了,每夜只能藉电话传递相思之情。
车子塞在似乎永无止尽的混乱交通之中。
庄国栋想到麦琪的笑,嘴角不禁微徵上扬,露出喜悦的微笑,纵然身处于尘扬土灰的喧闹车阵里动弹不得,仍是一片清静于心。他与麦琪是在大五那年的暑假认识的。
当时,他利用假期和好友林若辉到一家老人疗养院中当义工。
试想,凭她一名女子能挣得今日此番地位亦属不易。那是在二年前从哥哥麦华手中将“流行杂志社”接手过来的。从大学时代念书时,麦琪便开始在麦华及其友人合创的杂志社帮忙。
杂志名为“流行”顾名思义便是探讨当前社会最流行的话题。
杂志社创办之初,的确吃了不少苦。几个小夥子年轻气盛、自负自信,对社会现实怀有太多的撞憬抱负z想,什么都想沾边,举凡政治、经济、服装、艺文、影视:什么都想创新、改革、批评:但在缺少现实压力生活的历练下,自大自负,只空有满腹满腔的理论理念,而且个个都是自小未曾真正尝过人洁疾苦的大少爷,不但专业知识不健全,编采写作技术亦末纯熟,因而无法掌握要领,只浮面地空谈自我以为的理想伟念,却忽略了实际行动种种的实践,因而内容无法独树一格,吸引读者。
曾有好几次皆几近倒社的命运,但大夥儿却凭藉着一股年轻的傲气,在失败中越挫越勇,终于慢慢地摸索出根基扎实之钥,渐渐地树立起属于杂志自身的独特风格,读者的反应亦才转淡为热。按着在口耳相传,及得体的广告促销之下,杂志社的根基才算稳固。
当时,麦琪正好自学校毕业;一来她对这份工作本有着浓厚的兴趣,二来杂志社亦急需人手,于是,麦琪便全职待在杂志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