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郑恭喜赶紧跟了上去。
郑恭喜眉头拢高了起来。他揣想,她的意思是说,他是念书的人,不是持家的人,所以才会这样想。
为了祝发财那句话,他仔细盯着那对母子的状况。
果然那孩子的娘,为难地说:小三,我们回家,娘再煮别的东西给你吃。
祝发财勾起唇,肘顶着郑恭喜。你看吧,我说的没错。
那叫小三的孩子把头低了下来。他娘弯身哄道:回家吧。
祝发财花了几天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话别过家人之后,便与郑恭喜一同出发。这日两人来到街上。街上秋菊飘香,花团锦簇,小贩沿街叫卖糕点,人人扶老携幼,手持竹篮,一派悠闲。
郑恭喜恍然大悟。我还在想今天是怎么回事,街上这样热闹,原来是九九重阳,竞相出门赏菊登高,赋诗饮酒了。
祝发财眼睛盯着重阳节时品尝的花糕,咽了下口水,移开了目光,不以为然地说:有闲钱,才能做闲人。不是闲人,跟人过什么节呢?我们还是买两个馒头,早早赶路吧。
郑恭喜注意到她的目光,说道:难得过节嘛,何苦每一天过得这样辛劳。'重阳节'又叫'女儿节',可是姑娘家休息的日子。你喜欢吃什么,我买给你。
不用了,浪费钱。祝发财丢了这句话,扭身便走。
祝发财和郑恭喜默然不作声,他们看得出来,这个做娘也是无奈哪。
小三抬头,看了花糕最后一眼,转身对他娘扯了一抹笑。那我等明年再吃好了。主动拉起他娘走。
那句话听得祝发财心里一酸,同样的话,她也说过。
郑恭喜想到和祝发财一样的画面,跨步要走向两母子。
哪知道视发财早他一步,闪身出去。这位大嫂,您等等。她开口唤住那位大娘,快步地赶到摊子旁边。
郑恭喜在后头苦笑,她哪里知道,对他而言,花在她身上的都不算浪费。
祝发财走得快,他只得跟上。走了好几步,祝发财见着一个衣衫槛楼的小娃儿,在卖花糕的摊子前,停了下来。娘。一手拉着他娘亲的袖子,眼睛巴巴地望着花糕。
祝发财停下来,挨着郑恭喜说道:这孩子就不懂事了,他们母子看来穷得很,他娘准没钱买给他的,他这么开口,只是叫他娘为难。
郑恭喜轻声说:我如果是他娘,我会想法子买给他的。
祝发财斜睨着他,淡淡地说: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