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
女子和:“看唱得宝歌!”
这番唱和之中,又是一船排众而出,船上之人,一身官服,正是转运使韦坚。他在船上下拜,陈上诸郡宝货的礼单,又上数百牙盘各色食物点心。
奢华热闹,大唐盛世风范,绝对是叶畅这一世仅见!
第105章南山别业无知音
长安城的百姓还在对昨日的仪典津津乐道的时候,叶畅、杜甫和焦遂,已经悄然南下,向着南山行去。
船上堆着白花花的东西,象是米堆,在米堆之上,又堆锦、镜、铜器、海味。
数艘广陵船之后,船上牌子书“丹阳”二字,显然是丹阳郡船。除了也堆着大米,还堆着如云的绫缎,叶畅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只听得旁边有个商贾模样的人道:“是京口绫衫缎!”
紧接着是晋陵郡船,那商人又说出“折造官端绫绣”,然后是会稽郡船、南海郡船、豫章郡船、宣城郡船、吴郡船……竟然有数十郡船!
每艘船上都堆满了米和各地的特产,丰盈至此,让观者咋舌。
而那高大如墙的船只,也引发一阵阵惊呼,此前长安附近的船,都是小船,却不曾有这样的大船!
因为南山离着长安不远,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多有权贵在此筑别业,或避暑气,或避长安城中的政治动荡。便是王公贵人,也不能例外。
正是因此,许多有志于仕途者,会在南山隐居求名,让自己的名声为贵人所知,然后再出仕。这样做,便是俗语所云“终南捷径”。
玉真长公主虽是女冠道士,但受两任天子恩宠,其别业美伦美焕,甚至不逊于王侯。
远远望见那半隐半现的檐角,杜甫感慨了几句,又年到昨日的仪典上去:“如此盛世之况,当真自古未有,我大唐富庶强盛,史书绝无……”
船只聚于望春楼下,足有数百艘之多,周围开始渐静,然后便听得那头船之上的人高唱:“得宝弘农野……”
在其船周围,数百女子齐声应和:“弘农得宝耶……”
为首者唱:“潭里船车闹……”
女子和:“扬州铜器多……”
为首者唱:“三郎当殿坐……”